“皇室现在只有二皇子在洛阳,不知将来如何打算?”刘虞毕竟是宗亲,有些话,他比杨彪更加合适来说。
“我现在还有五千多万华元,这些钱都是干净的,我个人拿出钱,保证他衣食无忧,如果他愿意读书,我支持。”刘恢平静的说道。
二人看着刘恢,心中有些不解。
“二位不要这样看我,华夏很早就要求官员个人财产必须申报了,华夏法律规定,凡是你个人财产大于正常收入而无法说明合理来源,辽东相关机构就能直接抓人查处。”
“这样一来,很多人恐怕不愿意当官了?”杨彪心中疑惑,自古以来,皇权为了稳定,首先就要拉拢稳定官员,这是自己基本盘,而刘恢恨不得官员全部暴露在阳光
“杨公,在华夏当官,收入都摆在明面,这里从政只是一份工作,失业以后,你可以去公司工作,百姓没得义务养大家一辈子。
何况,我不赞同最聪明的人去做官,真正推动辽东发展的不是我刘恢,而是像马均他们那些搞出生产工具的人。
就如毕岚,在洛阳,他是人人痛恨的十常侍,在襄平,他却是备受大家喜欢的毕工程师。
两种不同土壤结出不同的果实,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聪明的人不出仕,谁来管理这个国家?”
“国家有法律,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只需要按章办事就行。
人活着不单单是利,还有名呢?
你们看,我们很多地方县长都是百姓选出来的,有政治抱负的人,谁不想试一下?谁不想在城市的英雄榜上留名呢?”
刘恢的话,让刘虞和杨彪陷入了沉思。
“殿下,二皇子这样安排恐怕会被人诟病?”刘虞想了想,仍然回到了开始话题。
“叔父,刘辩对华夏百姓有何贡献?他做了什么?
华夏虽然幅员辽阔,但这些土地是华夏上下无数人牺牲换来的,我刘恢没那个权力拿着一寸土地送人,更没有那个权力,拿着百姓赋税养活闲人。”刘恢的灵魂之问,让刘虞和一旁的杨彪陷入了呆滞。
道理的确是这样,可是,在他们看来,刘辩毕竟是皇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