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4. 第143章 来安之战
设置

第143章 来安之战(1 / 2)


听完冯国用的汇报,鲁锦当即翻开手中的战报,反正已经知道是捷报了,他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只是想看看具体过程而已。

可谁知刚一打开,里面描述的情况就有点出乎他的预料。

滁州是十二月初一打下来的,鲁锦让常遇春在滁州组建新团,一边驻守滁州一边练兵,然后俞通海、俞通源兄弟先等着,等北线赵仲中的十团过来汇合,凑足三个团的主力,再加一部骑兵,一起去围攻来安。

来安只是个小城,鲁锦凑上万人去攻打,已经很给他面子了,可谁知来安县却不这么想。

来安县县令名叫冉喆,吏员出身,还有个蒙古达鲁花赤名叫陶丽,这名字并非汉人名字,只是蒙语的音译,蒙语的陶丽意为镜子,这货是元顺帝的怯薛军出身,被派遣到地方当总管,也算是个武将。

本来徐州和庐州闹反贼,跟他一个扬州的达鲁花赤没啥关系,但眼看着芝麻李和鲁锦,一南一北向他这中间打过来,陶丽也开始在来安练兵备战,这货一共在来安招募了三千士兵,还有许多都是盐丁和漕兵出身。

月初之时,眼看着鲁锦的大军打下了隔壁的滁州,还有个孙德崖带着上万人从他的地盘路过北上,陶丽手握三千大军,感觉受到了冒犯,这帮反贼简直没把他放在眼里。

鲁锦的庐州兵实力雄厚,瞧不上他也就算了,居然连孙德崖都不把他当一回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威胁的主次他还是分得清的,孙德崖只是路过,鲁锦却是在滁州赖着不走了,滁州距离来安只有不到五十里路,行军快的话也就一天的路程,鲁锦既然占了滁州,那但凡有点军事常识,下一个也肯定会来打他。

可陶丽在来安等了几天,发现庐州兵并没过去,于是他认为庐州兵应该是还没准备好,或是有了别的什么事情,被耽搁了。

不过这货还真没猜错,当时常遇春正在组建新团,他的老部队九团也在补充缺额,另外还要等定远的赵仲中过来,兵力还在调整和集结,确实没做好准备。

于是陶丽这货就准备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趁着庐州兵还没做好准备,先打一波偷袭。

想全胜是不可能的,陶丽也不是傻子,知道鲁锦还有很多兵,就算他把滁州那上万兵力打崩了,鲁锦还能派来更多兵。

陶丽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想趁着敌人打上门之前,先赢几次小胜,能吓住对方不敢攻打最好,吓不住也能给己方鼓鼓士气,回去防守也能守更长时间。

朝廷已经在准备平叛大军了,只要他能拖上两个月,来安的危机自然也就解除了,到时他必然大功一件。

只能说,想法很好,可惜他低估了庐州兵团的实力。

初六那天晚上,陶丽带着两千精锐前来夜袭,留下一千士卒守城。

当时常遇春的第14团刚刚完成整编,全都驻扎在城内,俞通海的九团也在城里,只有俞通源的七团驻扎在城外,陶丽当晚偷袭的就是七团。

结果七团背靠城池扎营,外面还有一圈护城河,根本不好靠近,再加上圣武军这边纪律严明,伙食也比官军那边好得多,起码能保证每天三顿饭,夜里巡逻还有热汤可以喝,因此士兵们巡夜也比较负责。

后果自然可想而知,陶丽刚靠过来还没发动袭击,就被城头守军发现了。

七团当晚负责值班的是冯胜,这小子虽然和他哥在拿定远的时候立了功,让冯国用得了个武院军政司掌司,兼元帅府秘书的高位,他自己也拿了个千户营官,但一直还没有实打实的军功,一直憋着口气呢。

这下可好,敌人都送上门来了,哪有不迎击的道理,冯胜立刻带着自己的战兵营出击。

七团被唤醒后,习国宝也没闲着,这小子是郑用手下的骑兵连长出身,立功升到七团当战兵营长,但还是非常重视骑兵,跟俞通源请命之后,立刻带着全团五十多骑出营迎战。

外面都打起来了,城里的两个团自然也不能闲着,九团的俞通海,蓝春,华云龙,三人带着三个战兵营出战,常遇春也带着自己的老营出战,圣武军这边一共出动了五个营,还有上百骑兵。

这下陶丽可算是捅了猛将窝,被冯胜逮着就是一通乱锤,当场用长枪将他刺伤,习国宝还射死了陶丽的坐骑,吓得这货赶紧藏到了乱兵中。

华云龙和蓝春,还有常遇春三人也是猛打猛冲,大半夜的天太黑,他们也不知道敌方主将在哪,就往对方大军里一通乱冲。

当天夜里一通乱战,陶丽负伤逃跑,带来的两千‘精锐’折损过半,被圣武军阵斩三百余,俘虏近千,陶丽仅带着数百残兵逃回来安,还被习国宝带着上百骑追出二十里,惨的一比......

第二天收兵清理战果,再一审问俘虏,俞通海都惊了,好家伙,我还没过去打你呢,你手里就三千兵,居然还打上门来了?

正好这时定远的骑兵也过来了,是郑用自己带的一个骑兵营,俞通海和诸将商量过后,立刻让郑用率骑兵营先去围了来安,他们再等两天,等赵仲中过来再一起打过去。

于是初七下午,郑用就把来安围了,他们也不攻城,就带着骑兵在城外转悠,反正城里的人也别想出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