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的票房成绩,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
谁也没想到,这电影竟然能爆发出这么庞大的观影潜力。
猫眼电影负责票房预测大数据的程序员,这段时间估计CPU都要烧了。
票房预测从15亿提到了18亿,又从18亿提到了25亿,但根本追不上实际票房的增长速度.
最后干脆一脚油门踩到底,一口气把预测数字,抬到了45亿。
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离谱的数字了。
而随着《战狼2》票房的超级大卖,网上关于电影的评价和争论也逐渐开始增多了起来。
【燃!这才是真正的华语动作大片。】
【真正爱国的人,有勇气对《战狼2》说不。】
【一部《战狼2》炸出了多少“美分”水军。】
【唯票房论成败?中国电影经不起一点批评吗】
【《战狼2》爽完,让我们冷静客观的批评下。】
【……】
一部《战狼2》,养活了全国一半的自媒体。不管是“夸”还是“骂”,只要和电影沾边,阅读量妥妥的10W+。
近十年的华语电影市场,还从没有哪部电影掀起过这么大规模的争论。
不只是观众,这段时间业内从上到下,几乎都在讨论这部电影“为什么能成功”。
要说有前作基础,可第一部也只有六七亿票房,基本没培养多少粉丝群体。
再看演员阵容,除了吴景基本都没什么号召力。就是吴景自己,在此之前也不算什么一线大牌。
论宣发力度,也都只是常规的套路而已,没有什么新奇的。
要说质量吧,一部标准爆米花电影的水准,好莱坞大片有的是。
可偏偏,这电影的成绩就是爆了。
影视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总是希望能把成功作品的“成功元素”提取出来,然后自己好跟风模仿。
既然IP、阵容、宣发都没什么亮点,那剩下的就只有题材了。
动作片属于过气题材,军事动作新一些但类似的作品也不算少。
那剩下的还有什么?
不少“聪明人”慢慢找到了核心——爱国元素啊。
这《战狼2》不就是吃到了“爱国”红利嘛!
不少影视从业者们后知后觉的开始发现,似乎观众们的喜好风向变了。
外国大片虽然该卖座卖座,但国产片也慢慢站起来了。
这么说来,或许“主旋律+爱国”会是下一個风口呢?
“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咱们也算是踩在风口上了吧?”郭凡问道。
《流浪地球》虽然是科幻,但展现出来的风格,却和好莱坞传统的“精英救世”价值观完全不同。
“管它风口不风口的,都到这会了,按照咱们的想法拍就完了。”孟白不在意的道。
郭凡想了想,觉得也对。
“成功元素”什么的,只能算是助力。把电影拍好,比什么都强。
就好像那些同行总结的所谓“主旋律爱国”一样。
一点都不看旁边刚刚躺下一个同样类型,而且阵容还更大的《建军大业》。
这电影也是厉害,为了保证成绩,专门空出一段专属档期不说,首日排片量更是直接给到了30%多。
但即使如此,首日票房也不过才4000万,之后更是一路下滑。最后的总成绩,估计能有个三亿多就算不错了。
至于再往后上映的电影,像《鲛珠传》《星际特工》《海边的曼彻斯特》等等,对《战狼2》全都毫无威胁之力。
尤其是之前炒的热火朝天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观众投片选主演,大数据生成剧情桥段,还有电视剧的爆火粉丝加持。
结果最后评分崩盘不说,票房估计也要亏本。
可以说整个暑期档,完全没有《战狼2》的对手。
所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票房数字超过40亿,而后浩浩荡荡的奔着50亿关口而去。
吴景一开始和郭凡这边定下的规划,是半个月宣传期结束后就回来。
但现在眼看每天都在创造新纪录,他还有的忙一段时间,没拍完的“太空线”只能先放一放。
如此一来,“地面线”的拍摄进度飞快。
这段时间,包括赵金麦在内的几个主演相继杀青,郭凡这边只能拍一些补充镜头或者是场景空镜之类的。
顺便,电影的后期制作和特效渲染也已经开始了。
剧组联系了国内三家视效公司,外加两个国外团队,确定下统一参数标准和风格后,每家分了一部分完成。
光是涉及到的后期制作人员,就超过了3000人。
现在反倒是现场的工作人员开始大批量的离开,整个剧组从巅峰期的八个摄影棚、两三千人的规模,逐步缩减到七八百人。
但即使如此,也依然比一般的剧组要庞大不少。
比如只有百十来号人的《灵魂摆渡·黄泉》。
看着在一个三百平都不到的搭景里就能拍完全部戏份,再回想下“地下城”那浩大的规模。
尽管知道故事好坏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