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宫殿时,皇后端坐在凤椅上,脸上带着怒意。
皇上则站在一旁,面色阴沉,看得出他心中也极为不悦。
安如笙上前行礼,姿态端庄大方:“臣妾见过父皇、母妃。”
皇后没有让她多说什么,冷冷开口道:“如笙,你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叫过来吗?”
安如笙低下头,声音柔顺:“臣妾知罪,京中流言四起,臣妾未能及时阻止,致使太子与大姐姐之事被传得沸沸扬扬,请母妃责罚。”
皇后闻言,怒气稍减,但还是厉声说道:“既然你明白,那作为太子妃,不仅要守好自己的尊位,更要与太子恩爱有加,断不能放任不管!”
皇后的话句句如刀锋,直接刺向安如笙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她心中隐隐作痛,但面上却依旧保持恭敬,微微欠身:“皇后娘娘教训得是,臣妾疏忽了对太子的关心。太子自有重任在身,臣妾只想着不去打扰他,没想到竟让外人有机可乘。”
皇上见安如笙态度温顺,面色略有缓和,但语气依旧严厉:“太子虽不在京城,但你身为太子妃,不能袖手旁观。关于外面的流言蜚语,太子不在,正该由你这个太子妃出面澄清。皇家的颜面,不能让这等无稽之谈玷污。”
安如笙听到这话,心中越发凉透。
皇上和皇后皆认为,自己可以出面平息流言,但他们哪里知道,即便她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太子的心意。
她不过是其中的一颗棋子,根本无法左右大局。
她低声应道:“臣妾明白了,定会尽力处理好此事。”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身为太子妃,要有责任感和担当,不能只顾着自己。太子将来继位,天下百姓都会看着你们的表现,皇家的威仪不容失守。”
安如笙依旧恭顺地答应着:“是,臣妾会牢记皇后娘娘的教诲。”
训斥过后,皇后挥了挥手,示意安如笙退下。
安如笙再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殿内。
走出大殿时,她的脚步轻盈。
澄清流言?她冷笑了一声,心中满是嘲讽。
她才不会出面澄清什么,太子做这些的时候都没有顾及到她的颜面,为什么她要出面替太子遮掩,根本不可能。
结果就是流言愈演愈烈,舆论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坊间纷纷传言,太子与安如玉的关系非比寻常,甚至有人言之凿凿,称二人一同离京是为了私奔。
安丞相夫妇为此忧心忡忡,几乎焦头烂额。
他们四处澄清,可由于太子与安如玉皆不在京城,越是澄清,反而让这些传言显得更加真实,仿佛是掩盖不住的事实。
越是想控制,流言反而像烈火燎原般蔓延开来。
安丞相夫妇终于忍不住了,便亲自前往太子府。
当安如笙看到自己的父母时,她已经隐隐猜到他们的来意。
她微微叹了口气,心里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把二人迎入正厅,她端坐在一旁,面容依旧端庄平静,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安丞相率先开口:“如笙,你可知道外面的舆论已经闹得无法控制了?我们安家现在处于风口浪尖,不仅是我们,连太子的名声也受到了影响。你必须站出来,想办法把这些流言压下去!不能再让事情继续发酵了。”
安如笙微微抬眼,依旧保持着平静的语调:“父亲,母亲,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能控制的。你们知道,太子不在京城,而流言的中心根本不在我身上。我身为太子妃,做不了什么。”
安丞相夫人急了,几乎要站起身来,开始要道德绑架:“如笙,你是太子妃,若你都不出面,谁来维护太子的名声?你作为安家的女儿,家族的声誉也系在你一身。难道你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我们安家被流言压垮?”
安如笙看着母亲焦急的神情,心里泛起一丝冷笑。
她微微一笑,语气依旧淡然:“母亲,若是事情这么简单,我早就出面了。可太子与大姐姐的事,流言已经闹得满城皆知,你们认为我一句话就能平息吗?”
安丞相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沉声道:“太子妃这个身份不仅仅是你的荣耀,更是责任。如今局面混乱,你若再不站出来表态,外界只会认为这些流言是事实。我们已经尽力去澄清了,但所有人都在等你出面,你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
安如笙抬眼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目光冰冷而坚定:“父亲,母亲,若是你们真的想平息这场风波,何不去找大姐姐?毕竟她才是流言的源头。太子与大姐姐的事情,外人看得清清楚楚,我出面又能改变什么?”
她说得毫不客气。
安丞相夫妇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至极。
而安如笙依旧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安丞相夫妇见多说无益,便拂袖离开。
沈家。
沈老夫人缓缓抬眼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中既有愤怒,也有浓浓的失望:“你知道今天我叫你回来是为了什么吗?”
沈朗抬眼与母亲对视,心中隐约猜到了答案,沉声道:“母亲,是为了如玉的事吧?”
沈老夫人点了点头,脸色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