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贞观公务员
  4. 第192章:陈平安舌战群臣,浑天说大行其道
设置

第192章:陈平安舌战群臣,浑天说大行其道(1 / 7)


陈平安一站出来,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李世民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然后,嘴角微微一笑。

还是陈平安知朕。

“陛下,诸公。”

“日食之象是上天之警示之言,恕臣不敢苟同!”

一句话,掷地有声。

才从淮南那边治水回来的许敬宗,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胆、任意妄为的陈平安。

当即,倒吸一口凉气。

平阳郡王,你这个样子,让我很难办呀?

我是跟呢。

还是不跟呢?

陈平安继续道:“所谓天狗食日,其实也叫做日全食,而所谓日全食,乃是一个很平常不过的现象。”

“魏公、叔玠公,可还记得贞观三年的日全食之象?”

魏徵还没回话,王珪便抢先直接回道:“自然是记得的。”

陈平安立即接话,问道:“那叔玠公可还记得贞观三年、贞观四年、贞观五年这三年来风调雨顺?”

王珪没有想到陈平安会抢话,并且问出了这個问题。

愣了一下。

王珪只好回道:“自然也记得。”

陈平安露出了理所应当的神情,说道:“陛下,诸公,臣记得贞观三年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日全食之象,而贞观三年之后一直都是风调雨顺。”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暖冬,然后会出现旱灾和蝗灾,但是我们早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许侍郎在淮南道、河南道等地治水五年,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渠无数。”

“就算是旱灾来了,我们也能应对。”

“大唐如今已经是盛世将显,无内忧、也无外患,四海升平、四夷臣服、百姓们安居乐业,连当年因为战火连连,躲避在深山之中的百姓,都纷纷下山,在各地落户安籍。”

“试问,陛下和诸公一起文治武功,一起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又是何等君明臣贤。”

“这等功绩,也是自汉以后,当属天下一等!”

“试问,有着此等功绩,上苍应当嘉奖,为何要降下什么惩罚呢?”

“难道说,我们并没有为天下万民励精图治,没有鞠躬尽瘁吗?”

“说什么上苍之警示,那便是否定了我们这五年来努力所做的功绩!”

“乃逆心之言!”

王珪不紧不慢地说道:“平阳郡王所言当有失偏颇,我等也并非是否定了这五年来的努力,更不是说我们没有鞠躬尽瘁,这五年来,诸公的所作所为,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

“我们也都希望大唐更加兴盛,希望这盛世太平能够久远一些,能够建立万世之功。”

“上苍以天狗食日之象来警示天下苍生,也并非是真的要降下惩罚。”

“此乃先兆,所谓先兆,乃事之端倪,兆之微见。犹云起龙骧,风起萍末,于细微处窥见天地之变动,人心之起伏。”

“夫先兆者,非无端之兆,乃事物发展之先声,人情冷暖之预兆。如春花初绽,预示万物复苏;秋叶飘零,预兆寒冬将至。又如人心之变幻,眉宇间微蹙,已见忧虑之情;笑靥如花,显露喜悦之意。”

“故此,天狗食日乃先兆,为上苍警示之意。”

“凡事先兆,或隐或显,或微或著。智者能察其微,明者能见其著。是以观天文以知时变,察地理以明人事。识先兆者,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不至临渴掘井,悔之晚矣。”

“臣等之建言,也是忠言,并无异心。”

“平阳郡王何至于此?”

魏徵虽然和王珪等人尿不到一壶去,对于世家大族们的做法,也是嗤之以鼻。

刚刚,王珪在他之后站出来,明显是想要拱火。

所以,魏徵也开口维护了一下李世民。

不过,这一次,魏徵赞许地看了看王珪,他觉得王珪说的不错。

天狗食日,乃是先兆,是警示。

这是要告诉李世民和一众朝臣,要居安思危,不可好大喜功,成为第二个隋炀帝。

陈平安知道自己要是咬文拽字,肯定是比不过王珪、魏徵等人。

他们读书也比较多,特别是读的古籍经书更多,那典故也是随口而出,说的头头是道。

所以,和他们比谏言,那肯定是比不过的。

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把他们拉到自己所熟悉,并且有利的领域之中。

“叔玠公所言极是。”

“我也以为,说是警示也不为过,自然是要戒骄戒躁、不可骄傲自大、不可好大喜功、不可因为大唐有了盛世太平,就有了松懈懈怠之心。”

“不过嘛,先兆是先兆,却不能矫枉过正,更不能过于执着,把一个很平常的日全食,当做是鬼神之说!”

“这很容易误人子弟!”

“若今年旱灾的影响大一些,是不是要天天什么都不做,花费各种心思去祭祀祈雨?”

“是不是请求上苍的可怜?”

“上苍就会降下雨露?”

“一天求不来,那就天天求,最后就这般拖着,等到旱灾结束?”

“诸公可还记得太极宫前的石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