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4. 第一百章 掠城撤回
设置

第一百章 掠城撤回(2 / 3)


明军就按计划,一边城外约两万明军分别从城墙破口和西城门涌入,清剿城墙两百步范围内的后金军,一边派一千六百士兵分成八队,在城中八条街道穿行用双语喊话,强迫城里后金妇孺老弱从西北出城而去,一个小时以后还留在城里的,无论汉鞑杀无赦。

城里分段在城墙上值守的后金兵加起来也只有两千六百多人,还是分散的,根本不够冲入城里的两万明军杀的。代善留在身边的机动兵力也只有两千三百多人,是用来自保的,更不敢派出去支援各处。那三万妇孺老弱辅助守城还可以,直接厮杀就是送死。

沈阳城里明军强迫后金老弱妇孺出城,到了约定时间以后,也全部出城动身撤军。众将商量了以后认为按常规撤离危险很大,关宁的一万五千多骑兵向西南方向,沿浑河三岔河回关宁,皇太极未必会追击,也未必追得上。而东江的两万六千多人直接向西撤回朝鲜境内,一万骑兵还好,其他的步兵则有可能被皇太极追上。

沈世魁、曲承恩和满桂反复商量后,想出一个方案。让刘兴祚带着四千骑兵,曲承恩带五千骑兵,一前一后裹挟沈阳城里出来的三万后金家属,向西边董古寨、凉马佃方向去。让皇太极误以为东江主力就是从这条路返回。而且这条路前半段和去赫图阿拉重合,之前易承惠领军去赫图阿拉挖坟,皇太极回沈阳后,代善也会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无论皇太极想追东江军救回后金家属,还是去查看赫图阿拉情形,都会选择主力朝这条路追击。

只要曲承恩和刘兴祚发现追兵接近,就可以抛下后金家属,快马脱离。曲承恩还是一路向西回满浦,和易承惠的两万五千大军汇合守满浦,也不怕后金军来攻城。刘兴祚则转向北,去咸镜镇会宁,和满浦距离将近千里,沿途补给困难,后金军如果兵力一万以上,没有长途给养难以追击,如果人数也不过四五千,就威胁不到刘兴祚。

而关宁一万五千和东江两万一千主力则连夜从沈阳向西,过境蒙古科尔沁部,穿过辽河,再向西,穿过小黑山和大黑山之间,经过广宁废城、再过大凌河,进入锦州,再回山海关补充粮草。科尔沁虽然和后金有勾结,但是实力不足,也不会有胆量攻击将近四万兵力的明军,而且只有速度够快,科尔沁部也来不及做出反应。两万一千东江军到了安全地带以后,可以从海路再回东江。

确定方案以后,曲承恩率领五千东江骑兵到城西方向,看管从沈阳出城的人员,沈阳城本身宽度也不过一千多米,经过明军奔驰喊话后,城中人为了保命,半个小时内就争先恐后涌出了城,规定的一个小时里已经逃出了三万人,大部分是后金老弱妇孺,还有一小部分汉人奴仆工匠。

曲承恩遇见了从城里出来的刘兴祚,刘兴祚已经找到救回了他十三岁的儿子刘五十,另外还劫出了十五岁的皇太极侧福晋布木布泰,布木布泰之前就见过相貌英武的刘兴祚,经过劝说愿意跟他走。

曲承恩对刘兴祚这种行为有些不满,不过毕竟刘兴祚是咸镜镇总兵,和东江参将不是一个系统,职务也比他高,也无法干涉。没有说什么,只把满桂等人商议的撤军计划和刘兴祚说了,刘兴祚也没有异议,带上布木布泰领着四千骑兵在前面开路。

曲承恩旁边的刘有功表示不满,提出刘兴祚从小在后金沾染了建虏习气,以抢人妻子为乐,不是明军大将应该有的行为。杨志羔也赞同,按法律抓到这样重要的俘虏应该交给朝廷处置,明初蓝玉强占元帝妃子被朱元璋治罪,刘兴祚的行为和蓝玉没有区别。曲承恩说这事想要追究也只能回去以后汇报毛文龙参奏刘兴祚,现在还在联合作战过程中,只能由他去了。

这时曲承恩手下军官对出城的人严令尽快向东,如果走得太慢,落在后面就杀,出城的后金家属只能拼命加快赶路,出城的人也有骑着驴骡马,也没有强行夺取。毕竟目的是为了造成大队往东的假象,吸引皇太极率后金主力追击,这些人无论什么方式都可以。不过砍杀了五六个冲出人群想逃往别处的人。

走到了沈阳城东边二十里,原来留在沈阳附近侦查的拨夜兵来报告还没有发现皇太极主力靠近沈阳,曲承恩等将领也明白皇太极大军是因为强行军难以承受,要在威宁营修整一段时间,他们还可以裹胁这些人再走几个小时。

杨志羔提出可以处置吴兴的事情了,把已经半死不活的吴兴提了出来,又让人在人群里所吴兴家属指认了出来,吴兴的老婆儿子儿媳加上老娘一共四个人,他老婆是一个海西女真的鞑女,全家住在沈阳城里,看来很受后金信任。不知道是兵器打造地好,还是帮后金镇压辽民卖力,不过现在没有区别了。

和刘兴祚商量后,命令队伍在一片空旷草地下停了下来,让出城的汉人男女一千多人列成一个大方阵,上前士兵拿火把列在两侧。曲承恩让士兵把吴兴一家五口押到方阵前面,讲述了吴兴为建虏卖命,诱骗民军中了圈套,害死两千五百明军的罪行,宣布要杀他全家。

砍了汉奸全家五人以后,又对一千汉人宣讲东江军的政策,如果他们只是被建虏逼迫,做些工匠劳役的苦力,不会苛责他们保命的行为,即便被后金逼迫上战场冲锋,俘虏了以后,只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