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匹夫,儒生,素王
王通微笑垂眸看向李观一,他轻声道:“你胸中的那些东西,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话,天下人还容不得你,那走得太远了些。”
“说出来天下为敌,没有人能理解你的。”
“都说当仁不让于师,可是,连师父都不让了,徒弟自然更不让。”
“老师帮你一把,但是我其实也不是在帮你。”
“最后能有几成机缘,看你。”
李观一看着他,垂眸,道:“是,弟子知道了。”
论道只不过是手段。
那只是天下大势表现在外的外在。
天下间的事情从没有这样简单的。
核心并不是以论道决定的,此刻争斗的是这学宫培育出来的万名学子,这些学子未必具备有顶尖的大才,却足以胜任中间段位的职位,是构筑一个势力的骨骼。
王通笑了笑,看着这个弟子,道:
“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拂袖,从容往前,儒门的气息升腾而起,儒家学子元神与气息相连,能成种种妙用,修到后面,不会比武夫差,而此刻,王通徐行,那一股浩然之气腾起。
程儒龙,朱景勉皆面色微变。
这两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的大儒竟然被逼退!
这才三十三岁的儒生一身纯粹浩然正气直逼迫而来。
将他们两人从蒲团高位上逼的落在地上。
王通踩踏在两个大儒的位置上,轻声道:
“两位,请了。”
李观一越过老师,他知道的,其实今日是不会论出高下的,就如同文鹤,文灵均,风啸所说的那样,学宫是一块肥肉之肉,天下列国诸侯都要分一杯羹。
大儒都读书读出精明的聪明人。
用最初夫子的话语,来伪装掩饰自己的思想,聚拢了学子们,然后划分势力,投靠列国,此刻争斗的,并不是什么学派和四象,以及对错。
浩浩天下。
并无对错。
李观一自语道:“谁赢他们帮谁。”
他的袖袍翻卷,握着赤霄剑,看着前方的道路,学子们目光还澄澈,注视着李观一,陈国,应国,皆有百万大军军势,数万里之地。
兵强马壮,金银满仓。
却也在意这万名学子。
三百年乱世之中,继承初代儒家夫子的理念,培育而出的学子,怎么可能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乱世的读书人可是有游学的传统的。
学宫上万的学子,都经历过学宫君子的训练,皆有入境以上内气,可以骑射,可以驾驭四匹战马驱使的战车驰骋于战场之上,而战列不乱。
懂得天下的律令规则以及历史,明了政策的变化。
上马就可以挥舞戈矛,利剑去杀敌。
下马则可以立刻写下报告呈送。
于内政可以通晓律法,民间习俗;于后勤可以通晓筹算之术,负责一地之民生。
儒家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礼为天下列国的法律和规则,乐是引导百姓祭祀的音乐。
射和御,以及默认的剑术,是战场上厮杀的本领。
书和数,一个是书卷禀报情况,以及政策,另一个是整合部曲所需的学识,因为公羊素王未曾死去,因为程朱两位大儒尚且没有真正走到学宫宫主的级别。
在此刻的学宫里,古儒的训诫仍旧传播,学宫融汇百家,所有弟子都会修行这六门技艺,当初的初代夫子麾下,只是有三千这样的学子。
而此刻八百年层层传承之下,这个级别的学生。
学宫里面,足足有一万上下。
这是一万学子。
是一万上马就是校尉,下马则是官员的绝对精英。
文武双全才是古典学派培育出的人才标准。
诸子昌盛的时代已经是过去。
那最初的荣光早就如同东逝之水一般离去,不再回头。
而此刻的学宫,已是诸子百家时代,古典学派留在此地的最后一股力量了,在儒家和纵横家的夫子里,有天下难得的谋士,兵家的夫子,不乏足以登上名将榜的将军。
此地学子,虽只万人,却可破数万大军。
而且他们彼此之间是同窗,同袍,是同一学派的同道。
还保留有学宫里纯粹的理想主义,这一万人为核心,每一个人率领三五十人,足以在瞬间拉出数十万大军,只有再有名将负责统帅,稍加训练,则可不乱,进退有度。
可以说,只需要几年就可以拉出五十万军势的人才框架。
这是中原这二十年内绝大部分的精英储备。
诸子百家最后的荣光。
一万人下限全部在基准线上的全方位文武全才。
这才是陈国和应国都要来这里的原因。
任何一位雄主都会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学宫学子入天下之后,百年之内,学宫不可能如同过往那样,纯粹地去训练年轻一辈,让他们专心地修行技艺,有些事情,打开口子容易,想要回去就很难了。
得学宫者,可得天下之一端。
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