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不强第二天早上六点他就起床了,吃过早餐就骑摩托车赶到汪村。
看见汪有祥正在跟两个花白头发老头说话,虽然他们说的是本地话,但大概意思还是听得懂的。
一个眉毛很长的老头说:“他家爷爷当年是周围十里八乡最富裕的人,HK市有不少的粮店布店和药材店,整个汪村都是他家的土地。”
另外有一个背有点驼的老头说:“听说以前有钱人建房子都会在屋脊和墙脚财神位塞上一些金币和银币,你们拆房的时候可以留心一点,别有金币银币都错过了。”
汪有祥心想:难怪两个老头一大早在拆房工地东看看西逛逛,原来是在打这种主意。
汪有祥说:“这只是一种传说,也不一定真的有。真的有的话,家中的不屑子孙早都去掏空了。”
霍不强说:“难怪我去拆那些垒基的时候,看见下面木板位置被拆动过一样,估计也是后代听了这种传说后,去四处搜刮留下来的痕迹。”
驼背老头说:“以前有钱人建房子是有这个传统。你跟他们签订了拆房协议,万一拆出了金银宝物,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可能会不肯哦。”
长眉老头说:“记得那一年县里供销社,那栋楼是以前县里一个大商人的产业。后来成了县供销社,后来拆房的时候,在屋脊上拆出几十枚金币,当时引起拆房工人和围观的市民哄抢,后来公安出动也没有把金币追回。当时还抓了几个人……”
汪有祥越听越不对劲了。
心里想:若是其他村民也听二个老头胡说八道,都围观来这里热闹,自己工人拆两栋楼就受影响了。
他说:“你两老不要听风就是雨,这种事情拆十栋都不一定有一栋,再说若是真的有,也是原房主的,你们就不要在这里捣乱了。”
霍不强跟汪有祥说:“汪老板,我建议你在这外面围起来,不要让闲杂人等进入,不然的话是很不安全的。你看那些读书的学生路过也在这里跑来跑去,这些老人也走得这么近,万一磕碰一点点,他们会敲你一大笔钱的。”
汪有福此时拿了一大捆绳索绑带,他大声把看热闹的学生,闲逛的村民,刚才两个说闲话的老头,统统赶到外面。
大声说:“不要进拆房工地,既影响工人做工,同时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两老头不情愿地退到了外围。
霍不强带着工人把房上梁柱,从上面滚落下去,同时合力将一堵墙推倒,整个工地上灰尘满天。
拆二层楼板梁柱,有些要把墙拆开一个洞。
前院那些圆柱比较重,霍不强安排那辆大货车装了满满一车。
好在这些木头已经特别干燥了,几个工人一齐同力还是可以装到车上去的。
昨天送货的车已经回到了汪村,他说殷总一大早带他去把货送到了孔庙文化馆工地。
工人及时装车,很快又有一车满载离开了。
吃午饭时,霍不强对汪有祥兄弟说:“这拆房工地上还是要留人看,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只要有拆下来没运走的木材都要有人看,不然给村民背几根木头走了,就是一笔损失了。”
梁木,圆柱,窗和门有数据,但是其他的没有数据。
他说:“要么你们留一个人在这里看一下,我吃过饭马上过来替换。”
汪有祥觉得他是一个特别负责任的人,汪有福暂时留在工地现场。
汪有祥带大家回去吃午饭。
霍不强吃过午饭就匆匆赶到拆房工地,让汪有福回去吃午饭。
等他离开,霍不强找到一把锄头在大堂主壁墙脚开始往下挖。
他准备一些杂板废料,准备有人来了及时把挖的坑填满。
估计中午休息这一个多小时,不一定可以挖得到一米多深,他准备先把上面铺的青石板挖开,再沿着墙基挖下去。
他挖开了几块砖头,最顶上那几块砖花费了他不少时间,也累得他满头大汗。
费了不少力气终于把几块青石砖掀开了。
青砖下面土质也经过了专业的垒实,也只能一点点刨开。
把上面硬质土挖开后,底下土质就松软多了。
他看了看时间,估算汪家兄弟应该带拆房工人过来了。
他把一些松土填了回去,把杂板废料堆在上面。
乱糟糟的拆房工地,肯定不会有人看出破绽。
不久汪有祥兄弟就带工人到了。
开始拆后院那些圆柱,因为货车送货出去没有回。
霍不强就让大家把拆下的圆柱和房梁全部搬到前院,码好堆。
把圆柱基石也挖出来,码放在一边。
把窗和门拆下后堆放在另一边。
霍不强对汪有祥说:“汪老板,看样子两辆货车还是无法应付哦,最好是再找一辆货车。”
汪有祥说:“开始我们认为两辆货车够拉了,没有想到几个拆房工人的速度这么快。”
汪有福说:“主要还是小霍帮忙,他一个人顶两个人了,又有经验。”
他说:“我再去找一辆大一点的货车,争取明天把这一栋拆下的材料全部拉到江明,让殷总把一栋楼的钱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