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世家对皇权的试探进攻以彻底失败告终,他们在宫中安插的眼线被连根拔起。在朝为官的世家子弟,全都遭到打压。
一时间世家在燕京城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
皇帝的一系列举动虽然让世家紧张,却并没有动了世家的根本。
直到有一天,皇家在燕京城设立了一座五层高的,面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万卷楼。
万卷楼中有珍本古籍,也有最基本的三百千等蒙学读本,只要有心向学,但凡识字之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户籍文书前往万卷楼借阅书籍。
若是有心抄写的,只要字体端正,就可以在万卷楼领取两份笔墨纸张,只需要抄写一份留在万卷楼,他们就能免费带另一份回家。
若是抄写的特别好,万卷楼还会额外赠送笔墨纸砚助学。
寒门子弟之所以读不起书,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出不起束修。
其实普通学塾收取的束修并不贵,最普通的私塾一年也不过收几百文束修,好一些的学塾收取一到五两银子不等。
可是书籍和笔墨纸砚却很贵,开蒙的三百千,最普通的手抄本,最便宜的也要一两银子一本。一个蒙童一年的笔墨纸砚开销,少说也得六七两银子。
学的时间越久,在书籍笔墨纸砚上的开销也就越高。
百姓人家供养一个读书的孩子,的确是相当艰难。
万卷楼此举造福了京城以及京畿附近的寒门学子。那些京城以外的寒门学子,也没有被遗忘。
宁康帝已经颁布明旨,在各州郡府县,都会陆续设立藏书楼,只要是大楚的学子,就都能享受同样的待遇。
各地的藏书楼掌事,由国子监考核之后一一任命,这些掌事还肩负着为学子们答疑解惑的职责。
每座藏书楼,还会配上与其规格相应人数的禁军,以保证藏书楼书籍和人员的安全。
完全不盈利的藏书楼,一应费用全从皇帝的私库支出,从而杜绝了藏书楼被某些有心人控制的可能。
两年之前,宁康帝悄悄给了程谨枫二十万两银子,算做他的投资。
如今每年宁康帝都能分得十万两以上的红利,可不再是当年那个穷的叮当响,还得花岳父家银子的穷皇帝了。
至于万卷楼中的书籍,一多半来自于宁府子弟抄写的自家藏书,其中还有长宁郡主不小的贡献,谁叫她被罚抄书的次数最多呢。
另一小半中的一半书籍是由朝中大臣们捐赠的,剩下的,就是这次抄了崔廖两家抄回来的书籍。
看到抄家抄回来那么多珍贵的书籍,别说是宁康帝,就算是宁老先生,都暗戳戳的盼着啥时能再抄世家一回。
不要金银珠宝,只要他们的海量藏书。
听说京城设立了万卷楼,世家彻底慌了!
世家长盛不衰的根基,就是他们掌控了书籍。
如今虽然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可因为成本太高导致书籍的价格极为昂贵,而且许多典籍都被世家私藏,根本就不会被拿出来雕版翻印大量售卖。
世家在知识上的垄断彻底被打破,若是他们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百余年之后,世家将不再是世家。
世人只知道万卷楼是皇帝所建,却不知道这是宁国公府二公子秘折提议,三公子主持修造,长宁郡主更是将自己九成的私房全都投了进去,只给自己留了一成买美食的钱。
宁氏将女儿的私房账本摊开放到她的面前,笑着打趣起来。
“小白,这可是二十万两银子,真不心疼呀?”
程小白小手一挥,毫不在意的笑着回答。
“阿娘,我才不心疼呢。这些银子堆在库房里,就是一堆死物,一点儿用都没有。用出去才是钱,小白不缺吃不缺喝,要那么多死物也没用呀,不如拿出来盖藏书楼,让全天下的人都能读书明理,这些钱才真的有价值。”
宁氏看着婷婷玉立的女儿,欣慰地笑了。
精心养育的女儿,终于长成了最好的样子!宁氏心中无比骄傲。
捐银子这事,程小白没告诉任何人,宁康帝还是看了万卷楼的账目之后才知道。
宁康帝真没想到小侄女儿竟然如此大方,心中很是感动,拉着皇后一个劲儿的念叨……
“咱们的儿媳妇好啊!真好!朕从来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虽说小白为善不欲人知,可朕却不能当不知道了,朕必须下旨褒奖小白!对了,小白喜欢美食,回头再挑两个手艺好的御厨着送去宁国公府……”
皇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皇上,如今宫中哪里还有手艺好的御厨,您一高兴就给小白送御厨,如今宫里的御厨都得出宫去宁国公府学手艺呢。”
宁康帝哈哈一笑说道:“有么,朕也没给小白送几回御厨呀?既然宫里没有手艺好的御厨,那就算了。赏小白些什么呢?御马,小白也不缺,最好的马都在小白的马场里……”
“对了,朕记得那年底下进贡了一大块殒铁,干脆让匠作监打上一对锤子送给小白。”
宁康帝想起了修贤弟曾在信里抱怨,说他好好的小闺女喜欢什么不好,偏偏喜欢大锤这种武器,就立刻有了主意。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