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十国江山风月
  4. 第518章 先南后北,一统天下
设置

第518章 先南后北,一统天下(1 / 2)


滋德殿中。

这个时候的杨骁,高坐于丹陛之上,其下的左右两侧,端坐着的,尽皆是大明的肱股之臣。

有中书令魏仁浦、尚书令王溥、枢密使王朴、枢密副使李谷、太师冯道、翰林学士李进、三司使兼开封尹范质。

在杨骁的身边,还站着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利。

“诸卿,朕命文伯写了一篇《平边策》,现已成文。朕认为不错,卿等可评议一番。”

杨骁瞥了一眼身边的曹吉利。

曹吉利心领神会,旋即拿起了放在御案上的奏章,清了清嗓子,就大声宣读起来。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

“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

“天下离心,人不用命。”

“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

“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

“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

“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

“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

“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曹吉利念完了王朴所写的这一篇《平边策》,群臣也都明白了杨皇帝的想法。

杨骁,这是按耐不住了,要开启大一统的战争。

只不过,大一统的战事要怎么打,还是有待商榷的。

王朴的主张是先南后北,先把南方诸国灭掉,再考虑收复幽云十六州,跟辽国一决高下。

这篇策论中,大明要几次出兵骚扰南唐,使其疲于奔命,民生凋敝,等到了合适的时候,就可以一战而下,灭亡南唐。

至于剩下的南汉、后蜀、吴越,就不足为虑了。

先南后北,其实就是先易后难。

这样的大一统策略,其实是比较合乎杨骁心意的。

只是,李进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陛下,微臣认为,与其先取江南,灭亡唐国,不如先灭掉北汉,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再行南下,统一天下。”

李进正色道:“北汉也好,辽国也罢,都不会坐视南唐被我大明吞并,也不会坐视我大明扫灭南方诸国。”

“而今,南唐、吴越、后蜀、南汉等国,尽皆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罢了。即便我大明北伐,他们也不敢轻易出兵,犯我边境。”

“就算真的敢出兵,也只是小打小闹罢了。”

“辽国则是不然。”

“经过这三年的时间,耶律璟已经坐稳了皇位,辽国趋于安定,国力日盛,不容小觑。”

“倘若我大明大举进攻南唐,恐怕辽汉联军又会进犯,岂非首尾不能相顾?”

顿了一下,李进又道:“北汉地狭民少,兵微将寡,只依靠一座晋阳坚城,以及契丹人的支持苟延残喘罢了。”

“如若我大明先北后南,集中兵马灭亡北汉,对辽军围而歼之,则未必不能顺利攻破太原,收复燕云。”

“只要灭了北汉,收复燕云,还挫了辽国的元气,南方诸国,也就弹指可定了。”

随着李进的话音一落,还不等杨骁说话,王朴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李大人此言差矣。”

王朴摇摇头道:“诚如你所言,契丹人是好招惹的吗?”

“如若我大明以灭亡北汉,收复燕云为方略,恐怕三年五载的也不一定能办到。”

“至于在我大军南下之际,辽汉两国会出兵犯境,何足惧哉?”

“欲灭南唐,我大明不必倾国之兵。然而,欲灭北汉,收复燕云,大明不倾国之兵,绝对办不到。”

王朴的主张还是跟以前一样的。

先南后北,灭亡了南方诸国之后,再合南北之众,收复幽云十六州。

倘若大明跟辽国过早的进行决战,万一战败,大一统的战事可能要延后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久了。

因此,对于大明而言,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先南后北。

柿子挑软的捏!

作为穿越者的杨骁,很清楚现在的形势。

历史上的后周世宗柴荣,也是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柴荣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之后的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柴荣北伐幽燕,连战连捷,收复了不少的失地,只可惜他的身子骨不争气,最后在北伐的过程中染病,壮志未酬还就此驾崩了。

王朴所提出的这种大一统方略,是没毛病的。

“朕欲先灭南唐,当何为之?”

杨骁说出这一句话,就奠定了大明统一战争的基调了。

王朴回答道:“陛下,微臣认为,对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