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廖氏的年纪,其实比杨若晴要小一点的。 但是进了老杨家,这称呼自然要随着夫家这边的长幼和辈分来嘛。 “嫂子,往后你叫我名字就行了,用不着喊姑子,直接叫我晴儿就成。”杨若晴又道。 廖氏笑着点点头,“我闺名叫梅英,廖梅英。” “好名字。”孙氏夸赞道。 廖梅英不好意思的垂下头来。 虽然孙氏和杨华忠客气的留饭,但杨永仙和廖梅英却没有在这里吃,谢过了三叔三婶,两人一起回了老宅。 望着他们两个一起离开的背影,杨永仙负着双手走在前年,廖梅英毕恭毕敬的跟在他身后两步处的距离。 杨华忠忍不住跟孙氏和杨若晴这边道“这两人,像那么回事。” 孙氏也是微笑着点点头,“梅英这闺女,从她做的绣活就能看出心灵手巧,这刚成亲就来咱这些叔叔婶婶家走动走动,” “还给家里的孩子们,甚至外甥外甥女们都做了小礼物,可见是用了心的。” 杨若晴也跟着附和道“从她给我们每个人准备的不一样的见面礼就可以看得出,这些东西都是从她娘家带过来的,是她在娘家的时候就做好了的。” “足够证明她对嫁来咱老杨家,搞好跟咱老杨家上上下下的关系是花了心思的。” “而不像从前那个李绣心,嫁过来都快一个月了,都不来咱这走动,更别提给大家伙儿准备见面礼了。” 礼多人不怪,不管你是出于啥目的,准备礼物的,能做到主动来走动拜访的,这态度就远甩过那种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人十万八千里。 “前日我们几个做了好多种馅儿的月饼,给家里的亲戚朋友都送得差不多了,唯独缺了大堂哥那房。”杨若晴道。 “回头我就捡两斤水果月饼给他们送去,当做礼尚往来。”她道。 孙氏道“刚好早上我去菜园子里摘了好几只熟透的南瓜,让小花挑个大得一并带着跟你一块儿去送给梅英他们。” “南瓜?熟透了?”杨若晴满脸惊喜。 从前这地方是没有南瓜这种品种的,他们把冬瓜,菜瓜,甜瓜,还有那种拳头大的小瓜都用乡土话来称呼,弄得刚穿越过来的杨若晴还搞混了,闹了好几个笑话。 这正宗的南瓜的种子,是骆风棠从外面带回来的。 今年是一回种,暑天的时候,南瓜是青色的,杨若晴想要掐一盘子南瓜藤的嫩尖儿来炒菜吃,可孙氏死活拦着,说掐了就枯了。 杨若晴没辙,只得忍着。 好不容易等到南瓜长大一些,才摘了几只下来原本打算跟辣椒一块儿炒着吃。 可孙氏热心,几乎送光了,孙家,王家,长庚家,大牛家,谭氏那里全都有…… 杨若晴感觉自己压根就没吃过瘾,这会子听说南瓜熟透了,可不高兴嘛,激动嘛! 孙氏也很激动,道“南瓜这玩意儿当真有趣啊,当初拳头大的青瓜蕊,只要不摘下来让它在藤蔓上可劲儿的长,这会子都快要长得跟那洗脸盆一般大了,红通通的,跟大灯笼似的,实在是讨喜啊!” 杨若晴道“娘,那些南瓜你都是种在院子后面吧,没有往田地里种吧?”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玩意儿眼下在长坪村还属于新样食材,种在外面,到时候被人偷。 因为菜园子里的黄瓜茄子,都有人惦记呢,何况这么大的南瓜! 孙氏道“全都种在后院呢,稳妥着呢,一个都不少!” 杨若晴笑了,“那就好,回头我也摘一个回去煮南瓜饭,熬南瓜粥,做南瓜饼。” …… 当杨若晴和小花两个端着南瓜,拎着月饼来到老宅拜访廖梅英的时候,屋子里,刘氏和杨华梅都在。 再看地上篮子里放着的鸡蛋,杨若晴猜测应该是杨华梅带过来的。 “四婶和姑都在呢,好热闹。” 杨若晴跟她们打了声招呼,落落大方的进了屋子。 廖梅英赶紧站起身来,一番寒暄之后,廖梅英又多泡了两碗茶,用小碟子装了米糕和瓜子啥的摆到桌上,几个妇人围着八仙桌悠闲的拉着家常。 有刘氏在的场合,绝对冷清不下来,她最擅长制造话题了。 甚至,有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或是彼此还没熟到那个程度,不太方便拿出来聊的话题,在刘氏这里,都是百无禁忌的。 这不,刘氏一口气吃下三块米糕后,又满足的打了个饱嗝,怕了拍廖梅英的手臂跟她那挤眉弄眼的道“大侄媳妇啊,听说你前阵子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