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从华娱路过
  4. 第90章别看,是恶评
设置

第90章别看,是恶评(1 / 2)


电影进行到将近一百分钟的时候,已经长大的妹妹找到姐姐,想要为自己年轻时的错误道歉。

但是愤怒的罗比对此表示拒绝,年龄并不是犯错后的借口,一切的借口在错误发生后只是无力的狡辩。

孤独的布里奥妮独自一人坐在返程的路上,昏暗的灯光时明时暗的照在她的脸上,打字机的声音再次响起,镜头不停向着她的脸上拉近。

突然画面一暗,画外音响起。

“对不起,能停下来吗?”

镜头里的布里奥妮已经变成了老年人,而且她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记者正在采访她的第二十一部作品,《赎罪》。

由于疾病的原因,布里奥妮距离死亡已经没有多久了,她认为自己必须写出这个作品,这也是她的最后一部小说。

事实上,布里奥妮从未去找自己的姐姐求得原谅,坦白的剧情只是虚构的,罗比死在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前一夜,死于败血病;她的姐姐也从来没有谅解她,因为姐姐也死于炸弹摧毁了地铁站上方的燃气管和水管,铺天盖地的水激烈涌下。

镜头慢慢拉远,只剩下一片黑暗,隐隐可以看到一个人影飘在水中。

在布里奥妮的书中,她给了两人圆满的结局,两人在现实中并没有团聚,相爱的情侣再也无法在一起。

最后的镜头,是一個美好的幻想,罗比和姐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肆意的在海边敞耍,过上了曾经他们期望的生活。

至此,影片结束。

跟原片相比,这一版本的《赎罪》减少了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主要是删减了一些战争片段。

灯光亮起,剧院还是陷入沉默,直到一分钟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口哨声。

绝美的镜头,每一帧镜头都可以拿出来做壁纸的程度。

在场的嘉宾、媒体还有观众,都没有想到赵辰安对于镜头的把控力那么强。

甚至在那些镜头的遮盖下,足以令人深思的剧情也没那么重要了。

赵辰安带着一众年轻的主创上台致谢。

送别嘉宾的时候,每个人临走前都是夸赞赵辰安的话。

马尔科·穆勒突然从后面走出来,吓了赵辰安一跳。

“我没想到您会亲自来。”

马尔科·穆勒随意的耸肩:“电影开始没多久我就进来了,很棒的电影。”

这一口流利的中文,估计不少国内普通话还没他好。

“谢谢夸奖,我觉得自己还需要进步。”

听到赵辰安谦虚的话,马尔科·穆勒没说话,反倒是仔细看着赵辰安,目光又看向后面几个年轻的演员,最后认真的注视着赵辰安。

“你已经很优秀了,你、还有他们,都是电影界的未来。”

赵辰安略带疑惑的看着他,不明白马尔科·穆勒突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只是突然感慨一下而已。”马尔科·穆勒释然一笑,“对了,有兴趣下一次也来威尼斯吗,说真的,戛纳肯定比不上我们威尼斯。”

“或许以后会有机会的。”

说完,几人送走了马尔科·穆勒。

赵辰安可不敢打包票以后还会不会来威尼斯,好歹他也是戛纳嫡系,这次来威尼斯已经有不少人在报纸上说他是戛纳的叛徒了。

这些话都不用多说了,也就是一些闲的没事干的发牢骚,戛纳也不可能因为赵辰安来了威尼斯就敌视他什么的。

看看赵辰安的年纪了,今年也才刚二十,就已经取得了现在的成就,未来自然不敢相信。

这种未来之星拉拢还来不及,他去哪就代表哪里的关注多,不可能推远的。

继续说电影节。

第二天,国内的新闻转载了大量报纸关于《赎罪》的报道。

特别是电影场刊更新后,评分3.65,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赵辰安肯定有收获。

如果评委真要跟评分反着来的话,那当这话没说。

“《赎罪》中,有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奈特莉的绿绸长裙,还有美好的敦刻尔克撤退长镜头,每一个真实的故事背后有无数无法圆满的结局。”

“电影《赎罪》延续了这样一种风格,整个影片讲述的故事是人生的急转起落,但是却表达的相当克制。与原著小说相比节奏稍快。是原版的小说为影片提供了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整个影片好像每一刻都处在泪水将要决堤的边缘的时候停下来。”

“这部电影有浓浓的法式风格色调,对称构图和三分构图法,有很多斜线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法应有尽有,还有远近视角切换,在光影的运用上花了很多心思,整个片子每帧都像油画一般美到极致,前段色调像春夏,清新文艺,后段偏深沉浓郁,犹如秋冬。”

“五分钟的长镜头是电影的点睛之处,愁云惨淡的敦刻尔克。有营火,有口琴,军官近距离射杀战马,旋转木马上坐着酩酊大醉的士兵。这个致命的长镜头,它拍出了末世之感,以及末世的溃烂、崩塌和绝望。”

有好评自然也有差评,虽然国内的媒体并没有转载,但是在威尼斯照样可以看到。

“然有人赞赏片子的不断倒叙、插播的剪辑风格,但和片中时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