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4. 132【联播两分半:我国青年导演…】
设置

132【联播两分半:我国青年导演…】(2 / 3)


京各大电影院,就被走上街头想要一睹这部电影的观众给包围了。

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带着老婆跟孩子跑来看这部电影,只因为他们想看看《新闻联播》中、夸的天花乱坠的影片到底有多么的精彩,能够连老外都赞不绝口,更是在短短十天内,就取得了1亿美元的票房。

这可是1亿美元啊!!

在当下人均工资两三百的时代,1亿美元,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梦!

而且不光是燕京一地,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在《剑雨》晚上的场次,电影票几乎都卖光了,甚至不少人逃票偷偷溜进电影院的放映厅。

一瞬间,全国绝大多数电影院几乎都是爆满状态。

12月25号之后,第二天的26号,正好是周六日。

很多有的国企、事业单位的人,小情侣、年轻人,放假的大学生,高中生们,武侠小说爱好者,行内人士…纷纷拿着钱走进了电影院内。

想要看一看这部电影。

周六跟周日,连续两天的时间,国内票房不减反增,两日票房直接突破了3000万,同时也打破了国内电影破亿票房的纪录,仅凭12天的时间,创造了1亿票房的惊人成绩。

周一上午。

到了工作日,《人泯日报》在报纸上刊登了《剑雨》12天破亿的电影票房纪录,不仅高度评价了李艺书这位冉冉升起的国内导演之星,更是对未来国内电影市场的极度看好。

只是李艺书看到这篇报道,对未来国内电影市场的评价后,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未来的电影市场是有多么的萎靡了。

80年代每年平均票房22亿元以上。

今年初的时候,国家电影总局对外汇报了去年1991年的成绩,这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达到了24亿,是过去几十年的最高记录,同时观影人次更是高达144亿人。

相当于全国老百姓,人均观影10次。

这对于未来二十年后的人来说,数据有点太夸张了,但这是事实,一方面是现在很多地区下乡放电影都是免费放映的。

其次的话,当下电视机还远远没有普及,娱乐方式除了读书就是看杂志,或者是出门玩,学生和年轻人都乐意拿上几块钱,跟朋友一块去电影院看电影,然后光聊电影的内容,就能侃大山半个月。

一个月看几次电影,一年看十几二十次,这是很正常的。

给你一个只能去电影院看电影跟看书的选择,肯定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手头上有钱的情况下去看电影。

但是李艺书知道,这样的好市场,到了明年之后就没有了。

1992年之后是国内电影市场的一个巨大分水岭,连续几年电影总票房下跌,观影人次跌到惨不忍睹,1999年,年度总票房只有区区的8.1亿总票房,观影人次不足3亿,而且当时票价还大幅度上涨了。

到了2003年,就更可怜了,电影观众人数仅有7230万,基本上相当于1992年平均一天的水平。

造成这样原因的,无外乎就是电影票上涨,物价上涨,人民的工资水平跟不上现在的消费,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十年时间,物价飞速上涨,有些地方工资连翻倍都没有做到,电影票又需要好几十,那么贵自然是没人去看了。

.............

这天上午,送父母还有琴琴去机场后,李艺书也是开车前往了艺术电影公司,燕京办事处。

没错,李艺书以办事处的名义,买了两进口车。

两台桑塔纳。

这两台车都挂在了公司办事处的名下。

一台公司公用,一台是他自己开。

不是买不起更好的车,而是这年头国内治安还不是很好,尽管开一台车本身就很张扬了,但李艺书受够了坐公车跟面包出租车。

公车人多拥挤,出租车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拦到的,大部分都是在外宾经常去的地区才有,比如涉外宾馆跟机场。

“李导,恭喜了!”

李艺书到了公司,徐砜已经在这等候多时了,她满面春风道:“现在全球票房已经突破1.3亿,接下来还是有望能突破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徐姐,这可不是我一个人喜,而是大家同喜!”

李艺书喜笑颜开:“电影票房高,我们还有北影厂,都应该值得高兴才是。”

“谁说不是呢,北影厂的张副厂长嘴巴都要笑歪了,他早上还打电话问我,有没有跟李导你继续合作的可能。”

徐砜试探性的问道,因为这也算是替她自己问。

现在谁不知道李艺书的电影,文艺片能拿奖,商业片能拿票房,堪称全能型的人才!

谁不乐意合作?!

“可能短时间没机会了。”

李艺书想了想,也是摇了摇头:“现在手头上还有四部电影,明年希望不大。”

跟邱福生合作的《中央车站》马上开拍,还有跟青霞、赖生川的《朗读者》,张漫玉合作的《无名之辈》,包括索尼哥伦比亚那边,前俩天托人传来的消息,希望明年就能启动双方首次合作的英语片电影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