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4. 第74章 考核
设置

第74章 考核(1 / 2)


正月十五,大操之日,本该组织全镇合阵训练。因士兵新附不久,取消合阵训练,改以考核武艺。

校场上旌旗猎猎。丹初在俞厚基的陪同下,安步当车,巡视各营。先来到步兵一营,一营长魏国松满脸虬髯,高大威猛,乃一赳赳武夫。

步兵营主下辖三个步兵队、一个营部,营部下辖一个骑兵哨、一个火枪哨、一个炮哨。火枪哨主要装备火绳枪,炮哨主要装备虎蹲炮、子母炮两种轻型火炮。

步兵队按照攻击距离的远近,编制三个步兵哨,另有一个骑兵伍(兼为旗手)、一个火夫伍。

第一哨有三十名火铳手,装备三十支火铳。第二哨有二十个弓兵,主要装备一副弓箭、一把腰刀,另有十个藤牌兵,每人装备一副藤牌、一支标枪,一把腰刀。第三哨有三十个长矛兵,主要装备长矛。

火铳以三眼铳、单眼铳为主,实际上是一种火门枪。

有明一代,三眼铳、单眼铳一直是明军轻型火器的主要装备。究其原因,在于三眼铳、单眼铳便宜、可靠,实战效果与舶自欧洲的火绳枪差距并不大。

欧洲之所以要用火绳枪取代火门枪,是因为欧洲火门枪质量太差,要用明火引燃。明朝的火门枪早已改用药捻引燃,完全可以双手瞄准射击。三眼铳可同时发出三枚子弹,射速又远过于火门枪。

到了明末,火绳枪可靠性渐渐提高,枪管长、管壁厚,由此提高了精度和威力,优势才渐渐凸显出来。

永安镇刚扩军不久,并没有财力制造、装备火绳枪。三眼铳、单眼铳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显然比火绳枪更为合适。

魏国松迎了过来。他资历比丹初老,曾和丹初一起并列老标营队长,当面向丹初抱怨道:

“镇台,我营的武器至今还未配齐,角弓尚缺二十六张,藤甲缺八副、火绳枪差十四支。没有武器,训练施展不开,可得抓紧补齐呀。”

俞厚基代为回答:“行了,老魏,你第一营算好的了。第三营、守营武器缺得更为严重。角弓、藤甲制作繁琐,耗时较长,购买起来也不容易。”

丹初安慰他道:“到三四月份,总归是可以配齐的。走,先看看训练情况如何。”

军中印发了《练兵纪要》,由丹初亲自审定,详细规定了各兵种训练、考核的标准。

此刻,第一营三支步兵队已经打散,区分不同武器,各自考试。

先来到弓兵训练场。按照《练兵纪要》,定五十步为距离,设靶高五尺,宽一尺半,每三矢中两矢为优。

可资参考的是戚继光所作的《纪效新书》,规定“比射,官尺八十步为式,把高六尺,阔二尺,每三矢中二矢为熟”。

相比于戚继光,岑丹初甚至降低了弓箭的射程和精度要求。此乃无可奈何之事。

戚继光活跃于嘉靖后期至万历早期,明朝国力尚算强盛,可以为戚家军装备大梢弓等良弓。

永安军装备的步弓为漆弓,成本低,使用竹片做弓身,外缠以胶,再用蚕丝绕紧,表面涂漆,弓弦多用棕麻绞成,因而不惧潮湿,但弓力小,射程近,算不上良弓。

良弓成本很高,“干、角、筋、胶、丝、漆”缺一不可。明朝边军常用的开元弓,满清八旗常用的满洲弓,需要用到蚕丝、牛角、牛筋、动物胶、鱼肠等材料,成本甚至高于火绳枪,制作过程却远比火绳枪繁琐,耗时更远过于火绳枪。

特别是弓弦,常用牛筋做材料。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可能经常性地杀牛取筋。大梢弓虽好,永安军根本就装备不起。

丹初做了总兵,掌管一镇之兵,彻底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思考问题。对于军队来说,最精良的武器不一定是最好的,很多情况下,武器的可靠性、成本、耐用性更为重要。

弓兵的考试成绩不尽人意。第一次考试,全营一百多名弓手,发三矢中三矢者优,仅一人;命中二矢者良,十八人;命中一矢者及格,三十一人;一矢不中者差,超过一半。

魏国松见状,把弓兵们臭骂一顿:“都他娘怎么练的!一矢不中者,每人责打军棍五下。”

俞厚基劝道:“大都是新兵,又是第一次考核,成绩已经出人意料了。”

藤牌兵与弓兵一起训练,于三十步外设置靶子,练习投掷标枪。成绩比弓兵还要差,令人不忍直视。

冷兵器就是这个造性啊!不经过长期的训练,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丹初未置可否,转身去看火铳手训练。

永安军的漆弓威力弱,射程近,与敌对战时明显处于劣势。临战时,漆弓有效射程大致在三十步左右。漆弓只能用轻箭,在三十步的距离下,根本就破不了甲。

与之相比,满洲弓的有效射程可达到六十步,三十步以内配以重箭,可以破重甲,杀伤力与普通火绳枪不相上下,射速、可靠性又远胜之。

三眼铳在三十步以内可以破甲,五十步以内可以对付不披甲的目标,五十步以外,杀伤力就很有限了。

单眼铳与三眼铳相似,但威力更大,精度更高,有效射程可达到八十步。但单眼铳射速太慢,实战效果太差。

火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