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4. 第三百九十章 地方吏治焕然一新!休养生息之策!
设置

第三百九十章 地方吏治焕然一新!休养生息之策!(2 / 3)


域辽阔,区区几千万人,甚至都不足以满足华夏大地的需求,又哪儿来的内在需求去追逐海上的霸权?

于是朱允熞直接宣布道:

“前些时日,孤巡视陕西有感。”

“大明之百姓,过得还是有些太苦了,自大明建国二十余年以来,虽朝堂稳定,百姓安定。”

“但百姓能够享受到的却还是不足。”

“虽国道尚未完成,水利也没能毕其功于一役,却也不能再苦了百姓。”

“大明之政,当是仁政。”

“于是孤打算奉行黄老之策,无为之治,修养生息数年,待大明恢复蓬勃生机之时。”

“再行开拓之事。”

当即。

朝中未免再度一片哗然,不少朝臣正准备大展身手,却听到朱允熞说要休养生息,恢复大明国力。

顿时不由感到心中一阵困苦。

错过了时机,这接下来几年之内,怕是再没有什么能够施展的机会。

只能固收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如此又怎么出彩?

又怎么惹得朱允熞的关注?又怎么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地位?

但太孙殿下既然直接宣布了此事。

那就代表着此事根本没得商量,而且朝中有识之士也纷纷理解太孙殿下的所作所为,因为当今的大明,其实就在悬崖边上。

现在回头,反倒是上佳之选。

一味固执的在悬崖边上走下去,倒未必真的会出事,可风险的的确确会增加许多。

若是论对大明的了解,只怕就算是朱允熞都没有他们对大明了解深厚。

大明的国力,其实一直在一个勉强维持平衡的边界线上,北地开荒需要人手,北地打仗需要人手,西南边维稳需要人手,倭国运输、看守需要人手。

而工厂、国道、水利、金陵长江大桥,又有哪一个不需要人手?

可大明的人口,就连自己南边的地都还未必能够耕种的过来!

近些年来,大明的粮食总产量都是逐年上升的,其原因就是因为大明其实连耕地都没有完善的利用完。

还有不少地界是处于一片荒芜之中。

在几十年前接连的战乱之中,被打成了一片白地。

足足二十余年过去了,也没能完全的整顿回来。

人口,也没能恢复。

要知道,宋朝末年时期,人口约莫就有一亿左右了,元朝几十年,外加后面各地起义军战乱不休,到了建立大明的时候,人口也就不过五千万左右。

一直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方才恢复到了六千多万,不到七千万。

而这部分人,又大多集中在南方,北边依旧是赤地一片,所以太孙殿下的决策绝对是英明无比的。

朝中大臣根本不会反对。

而且操劳的日子过多了,总会想要过一些轻松点的日子。

好不容易大明的国力日渐昌盛。

大臣们也都想要过几天安生日子,好好享受享受。

尽管出发点不尽相同,但这一次朱允熞和大臣们的想法,却不约而同,都想要停下来安歇一阵。

只不过朱允熞想法的根源。

却是奋六世之余烈,暂时的停下,实则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为大明积累底蕴。

但不管如何,此事却是推行了下去。

………

阳山。

自陕西回来之后。

朱允熞还未曾来过阳山,而这一次终于处理完了大部分事情,朱允熞也总算是得了空闲。

来找老朱禀报最近的大明事务。

毕竟老朱可还是大明的皇帝陛下,若是什么事都不和老朱说,就自己一个人独断乾纲。

未免显得太人走茶凉了一些。

失了一分人情味,同时更是让老朱心中不免会难受一些,尽管这对朱允熞的太孙之位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朱允熞还是不想让这位已经失去了好几个寄予厚望的儿子。

以及孙子的老人家再度失望。

无论老朱的一生功过,自然有后人去评说,作为老朱的皇孙,朱允熞现在该做的就是在老朱有生之年多陪陪他。

“皇爷爷,陕西之事,便是如此。”

阳山之上。

朱允熞先是同老朱讲了陕西一行发生的诸多事情。

引得老朱阵阵喝彩。

“好!不愧是咱的孙子!杀伐果断,有咱的风采!”

“对这些贪官,凌迟都算是便宜他们了!”

老朱对于贪官的厌恶,几乎是不言而喻。

但随后。

老朱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说道:“唉,就是可惜了又一位老兄弟,不得不以他的人头,震慑百官。”

“否则,熞儿你此次陕西之行,未免就废了大半。”

当查到陕西这些贪官朝中的保护伞是傅友文时,那么傅友德便不得不死了,因为谁都知道,傅友文是靠了谁的面子,才有底气当这些贪官的保护伞。

若是傅友德不死。

日后那些贪官有样学样,找到同样地位尊崇的开国功臣当靠山。

届时,朱允熞是杀还是不杀?

并且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