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众人不欢而散。
朱允熞没能拿方孝孺怎么样,方孝孺自然也不可能拿朱允熞怎么样。
只是双方之间的矛盾却越发深重。
逼得无数朝臣不得不开始站队,在明面上是方孝孺和朱允熞的争斗,但在背地里,事情却已经演变成了对朱允熞太孙之位的争夺!
如果此时站在朱允熞这一边,那便仍旧认为朱允熞大明储君的位置无法动摇。
而站在方孝孺一边,则是认为朱允熞的太孙之位,已然不保。
被老朱替换掉,只是时间问题。
一时间,京师之中,暗流涌动,对于朱允熞的心腹而言,此时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每日早朝都是提心吊胆。
生怕老朱突然就说出一句撤换太孙,另立储君的决定。
只是在这风浪之中。
朱允熞却消失了足足好几日。
而这,也让方孝孺日益嚣张起来,在朝堂之上的声势越发庞大,让无数朝臣不得不被迫站在了他们这一边。
因为此刻,几乎所有藩王都隐隐站在了方孝孺这一边。
而他们的姻亲关系,便足足占据了小半个朝堂。
朱允熞不出面,方孝孺一方自然是肆无忌惮的开始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这些事情,老朱看在眼里。
却并没有任何动作。
他在等!在等朱允熞归来!他相信,朱允熞没有黔驴技穷!
只是,越来越多的朝臣对朱允熞失去了信心。
在一个又一個大臣的游说下,加入了反对朱允熞的派系之中。
一时间,朝堂之上,另立储君的声音大了起来。
……
而在此时,朱允熞却闭上房门,不理会外面的任何纷纷扰扰。
不见任何人。
整日在书房之内,伏案疾书。
“呼。”
朱允熞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
接连数日,近乎不眠不休的赶制。
终于在此刻将自己所急需的东西给写了出来。
只见这纸张之上,满是符号以及数字。
其上记载的这些内容,别说是大明普通的读书人,就算是天下间学问最高的读书人来了,也只能是一头雾水。
毕竟,这年代的读书人那可都是钻研圣人学问的。
除了之乎者也之外,根本不懂别的知识。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手稿,足足三指宽,厚厚一摞。
朱允熞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把初等数学的内容给写完了。”
“想要真正击败理学,果然不能从朝堂之上入手。”
朝堂之上,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理学的受益者。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会承认理学的诸多弊端,而朱允熞更无法点破他们的心思,否则将会引起众怒。
这些大臣和权贵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理学为他们的利益说话,那他们自然就支持理学。
而心学虽然很有道理。
可对他们来说,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反而增加了文官成为圣贤的难度——毕竟以前只要知道就可以了,现在却要知行合一。
这不是在为难他们?
大家都是理论家,哪里懂得什么实干!
所以任凭朱允熞说的再有道理,也不会得到多少支持,这是因为理学天然就在上层占据优势的缘故。
理学,本就是为统治者权力为背书的思想。
故而朱允熞想要真正击败理学,还得从……百姓入手!
能够方便百姓生活,为百姓提供便利的学说,自然能够获取百姓的支持。
朱允熞之心学,名为心学,实则新学。
倡导的是大家去认识天地自然之理,用尽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胆去猜想,去知行合一,去验证。
做真正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而朱允熞如今编纂初等数学的这些内容,同样也可以极大的便利百姓的生活。
且不说日常的算数会更加方便。
方便大明如今日益繁复的商业交易,同时让户部能够减轻压力,不必再对着一堆数字头疼,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
单单就说初等数学提出之后。
在工厂之中的应用,就已经能够更好的增加生产力。
利用更完美的数学模型,去利用好大明的每一份资源,而不至于闲置。
这都是初等数学的实际意义所在。
更不必说,初等数学提出的长远意义,对大明数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了。
这些虽然都是朱允熞所考虑到的地方。
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朱允熞编纂出这本《初等数学手稿》,为的是和心学挂钩。
让天下百姓看看,也让老朱看看,心学的创造力!
不同于理学禁锢思想,心学反而时时刻刻在倡导大家解放思想,敢思敢想!去体察周身的每一处细节!
尽管仍旧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但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多多少少沾些唯心主义。
这是无可避免的。
唯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