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熞令人将燧发枪拿上来。
朱元璋拿到手中看了看,道:“听你四叔说,那日你去阳山狩猎,做出了“燧发枪”,你四叔对此是大为夸赞啊。”
老朱一边说,一边桌案底下拿出了朱棣上呈的图纸。
与朱允熞手中的燧发枪,一般无二。
与图纸一起呈上来的,还有朱棣的奏章。
朱棣在奏章中,对朱允熞的发明称赞不已,言大明军队若是大量装备,战力可以倍增。
“四叔太过誉了,熞儿就是闲着无聊的时候,瞎想打发时光。”
朱允熞谦虚的说道。
“熞儿,你清楚这一点就好。”老朱对他的说法很是赞同。
“利器虽好,但终究只是工匠铸造之物,你是朱家子孙,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治国理政上面。”
“咱听你四叔说,你为了和工匠商讨如何做出燧火枪,一天都没有吃东西,这就有点过了。”
朱允熞笑着摸了摸后脑。
老朱并非不看重燧火枪,但很难上升到后世之人的高度。
在老朱看来,这终究只是一件工具而已。
再厉害也没有人本身重要。
朱允熞知道这是一时之间,很难劝说改变的思想认知,因此也不多说。
“皇爷爷,我们先试试燧火枪的威能吧。”
老朱点了点头:“好,一起去试试。”
两人离开御书房,来到外面的广场上。
“砰!”
“砰!”
朱允熞拿起枪,连续两枪,皆准确的射中目标。
老朱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他一把将朱允熞手中的燧发枪抢过来,亲自试着开了两枪,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爷爷,这东西最大的好处,是操作十分容易,一个新入伍的士兵,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取代一名神箭手。”
没错。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枪支,最大的作用。
实际上,早期的枪支,受制于制作工艺,火药,子弹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其威力是不如一名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的。
强大的弓箭手,能拉开一百五十斤的硬弓。
这种弓出的箭,杀伤力惊人,射击距离也远比这個时代的枪支更远,威力自然更强。
问题出在训练和培养上面。
要培养一名神箭手,非常难。
现代很多弓箭爱好者,学习使用的都是复合弓。
这种弓经过现代化改造,瞄准容易,拉力也只有几十斤,学习起来自然简单许多。
但如果去拉纯粹的古弓,就会知道那种弓光是要拉开,就需要多大的臂力了。
只有壮年男子,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适应。
一旦训练没有跟上,强大的硬弓,就会成为摆设。
比如说,历史上满清的八旗,在早期的时候,八旗精锐大多都能拉开一百三四十斤的硬弓,战斗力惊人。
而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八旗已经很少有人能拉开这种弓了,更别说依赖它去打仗了。
但枪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有了瞄准基线之后。
可以说,随便一个人,只要是扛得起枪的孩童,垂垂老矣的老头,或者是身体先天较弱的女子,只要发给他们一支枪,再经过简单的培训,他们的射击能力,就能与神箭手相提并论。
而且,神箭手一次并不能发射太多支箭,因为臂力很快就会承受不住。
但枪支一天能发射的子弹,则要多得多。
可以说,有了燧发枪,一支普通的军队,就能在瞬间变成一支全是神箭手的精锐。
由此带来的战力加成是十分恐怖的。
这才是最早期枪支能取代弓箭的根本原因。
“好!好!好!”
老朱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即便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熞儿,你发明此物,可是为我大明立下了大功啊。”
老朱十分高兴。
之前朱棣上书的时候,他还没有想到这东西这么厉害,觉得多少都有些夸大之词。
见到实物,亲自体验之后,才发现远比朱棣说的更强。
“皇爷爷,熞儿不敢居功,只要皇爷爷高兴就好。”朱允熞连忙说道。
“你不敢居功,但咱却不能不赏。”
老朱脸上带着笑意,忽然问道:“熞儿,若是咱将大明交到你的手里,你可有信心将大明治理好?”
来了。
朱允熞心里一紧。
毫无疑问,自从朱标去世,老朱这段时间,一直在为立储的事而苦恼,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但这件事,不可能一直拖而不决。
老朱的身体已经拖不起了。
朝堂也会因为储君未立,而陷入动荡之中,这显然不是老朱想看到的。
这一次,面对老朱的提问,朱允熞没有逃避。
“皇爷爷,若是熞儿今年有十七岁,不,哪怕是如甘罗一般十二岁,熞儿都有信心,将大明治理好。”
他脸色无比郑重,道:“熞儿还只有七岁。熞儿自认不比任何人差,可文武百官和天下人未必会如此看。”
“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