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御驾亲征,东去平定惠潮!”
十二月上旬末,广州行在。
瘫痪在龙椅上、本来静若处子的朱由桹,突然就动如脱兔地站了起来,与此同时,他还向臣子们大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众臣子被突然跳起来的朱由桹吓了一跳,毕竟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心脏并不是很好。
“陛下,那惠州总兵李士琏虽在长乐、兴宁私自拥戴赵王,但朝廷已经遣使命其归藩。只是那里毕竟地处偏远,恐怕来往时间漫长,还请再稍等一些时间,不要妄动刀兵。如今大敌当前,切要以唐鲁之事为鉴,莫要阋墙……”
内阁首辅陈子壮犹豫了一下,向朱由桹如此劝说到。
隆武之时,他便已经被隆武帝擢升为东阁大学士,只是在崇祯年间他因为议论宗室之事与唐王有过节,才辞而不就。
虽然在桂王监国之时,他也有附名拥戴,但严格来说,他那个时候还是一介平民,无官无职。可是桂王登基称帝之时,就是一口钦定了他来当首辅。众臣虽然对此惊讶,但陈子壮是万历四十七年的探花,在弘光朝也出任过礼部尚书,出任首辅,资历肯定是足够的,于是他们便也无话可说。
“陈爱卿有所误会,朕担忧的不是惠州赵王之事,而是潮州之事。”
潮州之事?朱由桹此言一出,群臣更是纳闷。
“潮州府治下各县虽然混乱,但潮州府城还算是安定。而且昨日,潮州府发来的塘报便是告知潮州府太平无事,并无建奴军来袭……”
“此乃欲盖弥彰、不打自招之把戏!”朱由桹言之凿凿。
接着他补充道:“锦衣卫在潮州部署的线人来信了,明确告知潮州府城已经被李成栋一万兵马攻占。正所谓得寸进尺,李成栋的下一个目标,一定就是惠州。惠州府乃是广州东面门户,朕要好好守卫。不仅要守住惠州府,朕还要带着近卫军在惠州府把李成栋那狗东西打个头破血流!”
闻言,苏观生斟酌片刻,劝谏道:“若是潮州之变属实,朝廷可遣一将,率军守卫惠州。如今国家危难,陛下九五之尊,宜坐镇广州,运筹帷幄,不可御驾亲征,轻易以身涉险。”
虽然还是对朱由桹的诸多言行举止不以为然,可是这一个多月以来,朱由桹表现出来的勤政、节俭等方面的优点,还是让苏观生从中看到了隆武帝的影子。而在苏观生看来,隆武帝严格来说也是蒙难于“御驾亲征”,于是苏观生心中对御驾亲征这四个字难免有些抗拒。
随后,对于朱由桹御驾亲征的决定,吕大器等人也予以反对。
吕大器虽然依然看不起苏观生这个监生,而且还因为苏观生入阁名次正好排在他之前这件事情,已经恶心了整整一个多月,每天连饭都吃不好。但在这种皇帝打算以身涉险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吕大进士还是要和苏小监生站在同一条战线的。
刚愎自用的朱由桹虽然早就在心中打定主意,不会让群臣影响他那完全正确的决定。
但看着群臣的反对声音来势汹汹,朱由桹还是打算听一下群臣的看法。当然,仅仅只是听一下,取是肯定不会取的。
群臣的意见之中,有提议只是加强戒备,要再详细调查一下潮州是否真的陷落;有提议遣将率兵守卫惠州以阻李成栋;有觉得惠州已然陷落,还是收缩兵力,专心保卫广州;还有提议润往肇庆的……
就是没有赞成他御驾亲征的。
即使是王化澄,那位一向带头拥护朱由桹决定的懂事之人,这回也大概感觉局势实在有些太过于逆风,于是连他都没敢站出来拥护朱由桹的决定。
朱由桹看到这种状况,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惊讶。不过,最终他还是决定坚持自己,他对群臣言道:
“根据线人来信,李成栋虽有一万兵马,其中却只有一半是其本部兵马,另一半则是原属郑芝龙的降兵。而李成栋对这些福建降兵不够信任,将其留在潮州。因此,李成栋能够过来进攻惠州的,仅仅不过四五千人。
就按他五千人来算吧。对付这五千人,朕打算带领两千骑兵、五千步兵出击。两千加五千,就是七千。无论怎么说,七千对五千,优势在我!”
让朱由桹意料不到的是,在他说完这一番话之后,群臣的反对声更加大了。
本来,群臣们还以为朱由桹御驾亲征,肯定要把广州的近卫军和精锐守兵全部带走,至少带个二三万人。却不曾想,皇帝陛下居然仅仅就带七千人,还说什么优势在我的鬼话。
打仗是靠人数的吗?人数多就有优势?就能赢?
没有这样的道理。
在许多朝臣们看来,建奴军都是超人,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能够从山海关一路打到广东,可谓横扫天下,所向披靡。
而大明军队却都是一帮纸糊的兵,哪怕有看上去比较强的海宋兵,但毕竟稀少,野战时候遇到天下无敌的建奴兵应该还是够呛。
总之,在野战之中,二三万明军都不一定能打得过五千建奴兵,皇帝陛下你只想着带七千兵就去迎战?这不就是阎王桌上抓供果——找死嘛。
朱由桹又耐心地向群臣解释了一下李成栋那厮的兵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