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
  4. 第24章 永安都督——陈到
设置

第24章 永安都督——陈到(1 / 2)


此时的汉国,基本沿袭了汉时军制。

在军中,五人为一“伍“,设伍长;

十人为一“什”,设什长;

五十人为一“队”,设队长;

百人为一“屯“,设屯长;

二百人为一“曲”,设军侯;

一千人为一“部”,设军司马;

两千人为一“营”,设标尉;

在校尉之上,就是各种杂号将军或者“四安”将军了。

此时的柳隐已经四十四岁,却还是个什长。

在姜维看来,这种有勇有谋而且忠贞不二的将领,绝不能埋没太久。

自己虽是杂号将军,却能自己指定部曲的军职,就如尹赏、梁绪和梁虔。

所以,必须尽快把柳隐调过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诸葛果猜到了姜维的想法,柔声说道:“柳隐只是什长,他的调令很简单,张绍应该不会拒绝。

“夫君明日就要出征,今夜,就由妹妹服侍着早些休息,赶紧吃饭吧。”

不得不说,诸葛果的卜卦还真准。

不知她“杨柳果”的解释是否正确,但确实往南走就找到了柳沅。

更巧的是,正好通过柳沅,让自己提前得到一员猛将。

果儿,果儿!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

此次驰援永安,领兵主将被魏延抢走,众将本就很郁闷。

最可恨的是,他只选了姜维一个副将,没给别人半点立功的机会。

可是,郁闷和生气,没有半点作用。

大军缓缓东行,魏延也是踌躇满志。

提起具体的计划,姜维却呵呵傻笑。

“伯约,你今天红光满面,气色不错嘛!”

“哪有啊,嘿嘿……”

“不会真有儿子了吧?”

“哪有啊,嘿嘿……”

“吴军已经到秭归了!”

“哪有啊,嘿嘿……啊?什么时候?主将是谁?多少兵马?”

意识到被骗,姜维大窘,终于收敛心神,“我听说,永安守将是陈到,麾下有三千白毦(ěr)兵?”

“没错!陈到护卫先帝之时,麾下确实有一支白毦兵,骁勇善战,一往无前。”

魏延肯定了姜维的说法,却又叹了口气,“不过,先帝驾崩后,大部分的白毦兵被编入宿卫军,由向宠统领。

“后来,诸葛丞相与陈到议事时,曾提到寻找“西方上兵”重建白毦兵。

“可惜的是,这几年的北伐期间,陈到一直坐镇永安,白毦兵的重建计划也搁置了。”

“哦……”

姜维郁闷地叹着气,却忍不住追问,“白毦兵的战斗力如此强悍,兵源来自何处?”

“听说……既有丹阳兵的旧部,又有马超将军的旧部,个个万里挑一,战斗力肯定强悍了。

“我还听说,成都以西的几千里的大山中,隐藏着耐力超强的“西方上兵”,可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呵!”

姜维又在摇头苦笑。

成都以西的几千里大山,不就是青藏高原嘛!

所谓的“西方上兵”,不就是原始藏民嘛!

他们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确实是耐缺氧耐严寒。

不过,这跟“战斗力”没多大关系吧?

想来也是,如果汉国真有三千人的“特种部队”,还不打得曹魏满地找牙?

“对了,东吴大军还在往西没有?有没有消息?”

姜维终于关心起吴国的消息,魏延没好气地回道:“我按你说的办法,让家将扮作吴兵模样,沿江而下假装刺探军情。

“可是,差不多半个月了,吴兵的影子都没看见!”

“沿江而下?具体下到哪个位置?”

“呃……三天前收到的消息,在巫县以东三十里左右。如果不出意外,这会儿该到秭归附近了。”

提到秭归,姜维自信一笑,“只要假装刺探军情,再故意让吴兵发现,我就有五成把握。

“三日之后,如果东吴还没向秭归增兵,那就杀掉几个吴国百姓,再让吴军找到我“小心埋藏”的尸体,那就有九成的把握。”

“伯约,我总感觉……好像上你的当了。”

魏延勒停战马,目不转睛瞪着姜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