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舍弟诸葛亮
  4. 第376章 封官晋爵,人心可用
设置

第376章 封官晋爵,人心可用(2 / 3)


己要官,只是为手下人要官。

而那些三年前没奉衣带诏的诸侯,他们手下的官,在这三年里还是照常在表升的。

也就是说,从建安五年到建安八年,天下只有袁绍和刘备阵营的高层几乎没升官。

刘表阵营,在反攻宛城、跟曹操彻底撕破脸之前,都还有些人升官了。夺取宛城后那一年半,才是没有再升。

至于刘璋、马腾、张鲁等人,这几年完全不受影响,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奉衣带诏,也就可以继续跟许都朝廷打交道。

刘备忍了整整三年半,也算是把这个旗帜立起来了,如今袁绍已死,谁都知道,天下还在奉衣带诏的人里,以他刘备为首。

他也是为了这个大义名分,才坚持到今日,坚持三年半不给手下封官,以示对皇帝的绝对尊重。

这些繁文缛节的名分过场走完后,终于到了戏肉部分。

刘备朝一旁特地从闽中招来的王朗点点头,示意他负责宣读给皇帝刘协的奏表。

王朗曾经在被孙策攻击时,得到过朝廷的九卿诏命,曹操当时想笼络孙权,就想把王朗从地方实权诸侯、招为无权但清贵的京官。

只是这一世的王朗,因为蝴蝶效应,觉得自己在地方上还能挣扎抢救一下,所以拖延奉诏,最后也没去许都。

但这不妨碍他因此地位清贵,适合帮刘备读奏表,也显得刘备公允——

就好比历史上刘备手下的人联署《汉中王劝进表时,要让马超第一个署名。因为马超是外来户,来得最晚。连一个外人都劝刘备如此,那就说明刘备是真的得人心。

这种弯弯绕,颇有政治敏感的王朗当然也懂,也乐得当这个白手套。

为了今天这个场合,王朗可是两个月前就从闽中启程北上了,可见刘备是准备了很久的。

“……表安南将军关羽,为镇东将军,领徐州牧……伏波将军诸葛瑾,为征南将军,领扬州牧府事……诸葛亮领车骑将军府事,兼领荆南诸郡军政诸务……

“……裨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领交趾刺史……偏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领豫州刺史……”

“……抚军中郎将甘宁,为横江将军,领汝南太守……护军中郎将太史慈,为鹰扬将军,领渤海太守……”

在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以及“新五虎将”的表官宣布完毕后,剩下的就容易些,都可以“批处理”。

剩下的文官中,各郡太守大多原职留用。

但是因为诸葛瑾、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几人都卸掉了太守之职,提到了“州级”或者“副州级”,所以空出来了五个位置。

鲁肃去年已经升到了郡级,安置到琅琊,没有占用现有名额。而太史慈和甘宁也被封到了新占领以及即将要攻取的土地上,也一样不占原有名额。

庞统资历已够,终于也递补到了郡级,为九江太守,顶赵云高升后留出的缺。

顾雍为江夏太守,顶诸葛亮空出来的缺。

徐庶为长沙太守,顶张飞空出来的缺。

陈群为丹阳太守,顶诸葛瑾空出来的缺。

周瑜为东莱太守,负责协防袁谭,顶太史慈调到渤海后的缺。

东海太守糜竺,被平调到下邳郡,接替关羽的缺。

而吴郡太守糜芳,则调回东海老家,顶替其亲兄长留下的位置,镇守已经成为后方的东海郡。

此前不让糜芳回东海老家,也是考虑到一来他哥没有更好的位置安置,二来直到去年为止,东海郡还算是前线战区,有一半在曹军手上。糜芳这样的人,没有将才,也谈不上坚贞,让他到前线郡当太守,诸葛瑾也觉得有点危险,就一直在暗中稍稍踩刹车,刘备倒是觉得糜芳没问题。

而随着去年年底关羽击败夏侯渊、收复东海全境,并且东海有琅琊和下邳两郡包夹护卫,不再直接被敌军威胁,作为后方安全搞经济建设的郡,还是糜家老巢,交给糜芳就没问题了。

而糜芳原本的吴郡太守位置空出来后,就由诸葛瑾的同窗严畯就地转正——这个任命倒是没有任何暗箱操作,诸葛瑾也没有打招呼,甚至还暗示主公不要过快提携他那些没什么实干之才的同窗。

但刘备觉得严畯还行,此前给糜芳当郡丞,各项政务都还井井有条。而且刘备想要更好笼络诸葛瑾,加上现在后方太守位置多了,和平时期的文治工作,严畯应该可以胜任,就坚持任命了。

既然连严畯都当上太守了,诸葛瑾另一位同窗、表现比严畯好得多的步骘,就更不用说了。刘备任命步骘为南海太守、陆议为合浦太守,皆掌交州偏远之地。

将来张飞彻底肃清南方、抽身北调后,少不了让步骘接替张飞的职务,那就是直接跨到“副州级”了,升迁不可谓不快。

把大部分太守分派清楚后,刘备又宣布了大部分中层将领的升迁。

周瑜等人,原先只是校尉。周瑜本人因为渤海之战有大功,去年东海之战截击夏侯渊也有功,被越级升为杂号将军,跳过了中郎将,称楼船将军。

除了周瑜以外,其他此前是校尉的,这一次都能至少升到中郎将,毕竟刘备阵营大部分的武将,此前级别都是被低估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