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舍弟诸葛亮
  4. 第357章 当然要趁机痛打落水狗
设置

第357章 当然要趁机痛打落水狗(2 / 3)


十日以上,翻山携带的行粮吃完了,还没破城,那就棘手了。我不担心子敬和仲达攻城的能力,只担心他们打得不够快。”

诸葛瑾:“这个尽管放心,阳都、东莞等地守军,都是臧霸、孙观、孙康等留下的老弱。我已派小股骑兵部队从郯城出发,往西北而行,到时候能和仲达、子敬在当地会合。

这些骑兵不需要参与城池攻坚,只是让他们把夏侯渊的败讯尽快带去、充分散播开,扰乱守敌士气。另外,我还自作主张借了两件东西,没来得及跟你商量,云长不会怪我吧。”

关羽这才好奇道:“借了何物?”

诸葛瑾用扇骨一拍手掌,得意地说:“臧霸、孙观首级。当日朐县决战斩将之后,军中负责记功的军法官,不就把兄砍下的那两颗脑袋,拿石灰腌渍了么。

我给截下来了,暂时不急送回武昌表功,正好还有别的用途,先打击一下琅琊郡西部各县守军士气。”

……

有诸葛瑾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关羽也就乐得放心养伤,把最后那点小问题彻底养养好,再从长计议。

而关羽养伤期间,高顺和鲁肃也确实是进展最神速的。

朐县之战是十月中旬结束的,夏侯渊被追得逃过沂水,是刚好十月过半的时候。

高顺从莒县进攻阳都,则是十月十六就开拔行军、翻越蒙阴谷道,十八日就抵达了阳都县。

阳都县这地方,后世看官应该都不陌生,毕竟《诸葛亮传第一句就是“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

因为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俩的关系,那些留在老家的诸葛族人,最近三年在曹操治下的日子也挺不好过的。

不过臧霸毕竟在曹操手下属于半独立势力,曹操的人也插手不到琅琊的内部治理事务。

臧霸为了确保自己的地盘安定,也不敢贸然无故屠杀本地郡望,更喜欢以诸葛瑾和诸葛亮的“逆举”作为要挟筹码,逼迫琅琊诸葛氏就范合作。

留在琅琊的诸葛氏族人,跟诸葛瑾关系其实都挺远了,连同出一个祖父的都没有。

诸葛瑾、诸葛亮的祖父,只留下了诸葛珪、诸葛玄这两个儿子开枝散叶,诸葛珪本人已经过世,诸葛玄全家也去了豫章当太守。留在阳都县的,只有跟诸葛瑾同曾祖父的。

臧霸当年对他们施压时,诸葛瑾留在阳都的几个远房堂叔,也都乖乖配合了。该出仕在郡里做点小官,就乖乖做官,帮臧府君筹措钱粮徭役。

这次高顺等人打过来,臧霸留在老巢的守将尹礼便很是紧张,试图扣住全部诸葛族人作为人质。

诸葛瑾的一位远房堂叔诸葛立见状,不得不代表家族跟尹礼谈判、据理力争: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们诸葛家开枝散叶,门户众多。南逃的诸葛珪、诸葛玄两支,跟本宗早已多年不通音讯。将军为何要作此自断臂膀的愚行!

你若无辜株连,不怕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么?到时候谁人为你守城?”

尹礼也是泰山贼出身,没怎么读过书,只知一味用强,生性多疑,对这番辩解并不以为意:

“你们都姓诸葛,姓诸葛的这么少,肯定关系匪浅,谁知道会不会阴为内应!只要你们乖乖受缚,没有威胁,我自然不会伤伱们性命。”

诸葛立不愿为人鱼肉,最后还争取了一下:“将军对我们如此无礼,不嫌太心急了么?高顺、鲁肃被围两月有余,此后虽然解围,但也始终蛰伏于蒙山之中。

如今突然来袭,难道就不会是山外面的战局变了天了么?若真有大变,将军还要有求于我们诸葛氏。我们与诸葛瑾,最近者也不过同出一祖父,将军以我们为质,根本威胁不到诸葛瑾,关羽若真的全面反攻,也绝对不会为我们放慢一点脚步。

将军何不再观望一二!我们也是为朝廷出过力的,没必要那么快走到这一步吧!”

尹礼被对方提醒,这才犹豫起来,于是改为把诸葛族人全部好酒好菜招待着软禁起来,然后,又派斥候出去打听战况。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自由是必须暂时剥夺的,但是生活待遇可以给好一点,别彻底撕破脸。

还真亏了尹礼听劝,多长了这一点心眼,又过了一天半之后,尹礼就发现情况不对,大势已去了。

高顺派来攻城的部队,在这一天半的时间内,已经彻底包围了阳都县,最后,他们还拿出了两颗首级,挑在长杆上在城外喊话展示。

还说守军如果不信,尽可以派人取走细看。

尹礼闻讯大惊,真的派人用吊篮坠下城,取了首级来看,面目依稀真是臧霸和孙观。

臧霸和孙观什么实力,尹礼是很清楚的,他们都跟着臧霸干了整整十五年了。从187到202

尹礼惊疑不定时,高顺的骂阵手又在那儿持续大喊攻心:

“贼将听着,臧霸、孙观甘为夏侯渊先锋,被关将军一战斩杀!两万泰山、琅琊诸贼尽数被灭,余众也都投降了!尔等区区数千老弱,切勿自误。

我们看在阳都县乃诸侯故乡,不愿大开杀戒,只要归降,定然秋毫无犯、赦免城中一切敌军将士前罪!”

尹礼心乱如麻,挣扎再三,选择了乖乖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