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舍弟诸葛亮
  4. 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
设置

第340章 落荒而逃李曼成(2 / 3)


们撤退了,他们自己却觉得多拖五六天甚至七八天、把余粮和其他军资运回去也不碍事。既然如此,我当然要让他们求仁得仁,付出代价了。

传我将令,今晚全军集结至胶山外海,四更时分登陆对胶山水寨发起夹攻。务必大肆鼓噪,多点火把,假装有数万之众登陆,让我们再送孙观李典一程。”

蒋钦、徐盛立刻表示谨遵军令,这就去筹备了。

胶山就是后世胶州湾西岸的一片山区,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叫胶山了,也是琅琊郡和北海郡、东莱郡接壤的地方。

后世的胶州湾或者说青岛附近,在汉末时分属三郡,胶州湾西岸是琅琊郡的,北岸是北海郡的,东岸是东莱郡的。

因为胶州湾适合建设深水良港,所以胶山附近,也有一座李典和孙观驻军的水寨,驻军数千人,自从曹军撤退令下来后,最前沿地带的军需辎重,都会先往回集中汇总到胶山,然后再由重兵保护,以车队转运回日照,再转运回内陆。

虽说从地图上看,由胶山直接去高览屯兵围困鲁肃的诸县挺近的,才不到一百里路。

但实际上,李典和孙观却不能走这条路。必须沿着海岸线先回日照,再走平原回沭水流域、再逆流而上去莒县和诸县,兜一个大圈子。

因为从胶山到诸县的直线路途,全程都是沂蒙山险峻山区,根本无路可走。徒步行军的话,部队付出一定的减员还有可能翻过去,但是带着大车辎重,是绝对翻不过去的。

这一切地理上的不利,都是曹军在选择了琅琊这块兵家不争之地来打时,就注定要承担的。

谁让你要打穷山恶水的沂蒙山区。

……

周瑜摸清了李典孙观的软肋后,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部署着。

当晚后半夜,或者说次日天亮前一个半时辰,在单向情报透明的优势下,周瑜所部就集结了全部海船水军,在曹军胶山水寨南北两个方向上,顺利登陆。

并且大张旗鼓,每人拿好几个火把,鼓噪猛攻曹军营寨。

当夜守卫此处水寨的将领,其实是李典,李典也算擅于吸取教训,他比几天前孙观在日照遇袭时,已经镇定了不少,也有严密修筑工事。

在周瑜第一波强攻的时候,曹军很有纪律地死守了营垒。

哪怕黑夜中弓弩无法瞄准远处的目标,只能胡乱盲射,全靠近战时居高临下的搏杀捅刺来退敌,曹军依然坚持了好一阵子。在肉搏之中,曹军的交换比甚至还打得不错。

那些从江东降军改编而来的刘备军,一度需要付出将近两倍的伤亡交换比,才能干掉守营的曹军将士——但好在这种炽烈的厮杀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全局烈度并不高。

仅仅一炷香的工夫之后,曹军就出现了恐慌和混乱,周瑜猛打猛冲的气势吓倒了李典的部队,尤其是周瑜让后军疯狂擂鼓,一个人拿好几根火把。

黑夜中李典的士兵只觉得后面有茫茫多无穷无尽的刘备军援兵在涌上来。

加上海面上的周瑜部战船,也一改此前的“灯火管制”,全部点起了火把,还尽量把已经登陆的船队散开,远远看去只觉海上有无数舰队。

这种虚张声势终于让曹军士气崩溃,李典身边的几个部将眼看撑不住,纷纷劝主将说:“将军,还是突围吧!刘备的海船太多了,估计能登陆几万人,我们孤悬在此,一天也未必守得住啊!孙将军前几天也刚败了一场,就算知道敌情,也未必敢来救我们!”

李典挥舞着宝剑督战,想要稳住士气,厉声嘶吼:“不能退!我们现在算是身处敌后,若是放弃营垒,只会崩溃得更快!只会被敌人彻底歼灭!”

部将满脸是血,嘶吼着帮李典出主意:“将军不用担心!刘备军是沿着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海岸线进攻的,只要我们放弃辎重,轻装往西北边的蒙山深处突围,徒步去诸县围城营地和高览将军会师,就能逃出去了!

这样最多损失些物资马匹盔甲,好歹能保住性命啊!要我说,都是孙观那泰山贼出身的,贪图财货,非要这么慢慢有序撤退、把东西都运回去,才连累了我们!

我们只要保住性命回去,夏侯将军一定不会怪罪将军的,将军可以把罪过都推卸到孙观头上!说到底是孙观贪婪,不够果断,我们只是配合孙观才踩进了坑里!”

李典自己是还想抵抗的,但眼看手下的部队人心惶惶,已经被周瑜的声势吓住了。

而且周瑜的部队为了显得己方人多,此时已经不满足于后军人手多拿几个火把,而是到处乱放起火来,一时间曹营多个方向看去都是火光,愈发看不清敌军多寡。

李典知道自己终究是被孙观的舍不得军资辎重给害了,长叹一声,集结还能控制的部队,从胶山西北方向突围,翻山进入了沂蒙山区深处。

但是因为翻山崎岖,李典几乎放弃了军中全部的战马,士兵们也都把沉重的铁甲铁盔扔了,只有穿皮甲等轻型甲胄的士兵才能继续穿着赶路。

粮草帐篷其他所有沉重的物资,都被李典放弃了,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出营前再自己放一把火,争取能烧掉多少就烧多少,减少被周瑜缴获的数量。

即便如此,在李典选择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