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舍弟诸葛亮
  4. 第330章 本初公尸骨未寒,奈何如此?
设置

第330章 本初公尸骨未寒,奈何如此?(2 / 2)


杨修诚恳说道:“曹公愿意与袁三公子议和,当然不是直接退兵,他愿意让出占领的冀州各郡,但袁家也要让出原本占领的、位于黄河以北的司隶各郡。

从领土上说,曹公让出冀州四个郡,只换司隶的河东、河内两郡,是朝廷吃了亏,这也是朝廷对袁家和解的善意。

但朝廷毕竟是朝廷,休战必须体现朝廷的尊严。袁大将军在世时,崖岸自高,不肯退让,才导致河南河北兵凶战危,百姓凋敝,生灵涂炭两三年之久。

如今袁三公子顺承其父实权,又没有名位拖累,若是能代父上表,对朝廷悔罪,承认其父当年是被身边奸佞小人所蒙蔽,外惑于董承、吕布谣言,这才误信董承矫诏。

那么,朝廷才愿意承担这两个郡的实利损失,只要袁家两个郡,就还袁家四个郡,剩下的,朝廷要从大义名分上找补回来。”

陈琳听完这番剖析,倒是觉得这像是曹操开出来的条件了。

曹操要的是朝廷的体面,和他个人的威望。哪怕拿下了河北,将来还是要在河北任命一大堆地方官的,如果能软化袁尚,甚至是傀儡袁尚,曹操当然是愿意多留用一些袁尚的人。

对曹操而言,只要他有了大义名分,让天下人重新相信他是代天子征讨不臣,这个收获绝对比两个郡的地盘差额还大。

而且只要袁尚表示“我爹当年信错了人,听信了矫诏”,那刘备怎么办?刘备和袁谭虽然还能坚持衣带诏不是矫诏,但天下的骑墙派、摇摆派也能因此多一个台阶下,这对于反曹阵营的联盟和团结也是一个打击。

不要小看这种人心和名分上的收益,天下争夺,最终还是人心之向背。哪怕是欺骗性的手段,能一时一地多争取到人心,也是很有价值的。

摸清曹操的真实态度后,陈琳让人好好款待,稳住杨修在驿馆多住几日,然后又回去通报打探到的情况。

……

次日上午,大将军府。

袁尚带着逢纪、审配,接见了陈琳,听陈琳当面转述了曹操的图谋。

袁尚还年轻,并不太懂大义名分的重要性,所以乍一听,还觉得自己在停战协议的地盘交换上,并没有吃亏。

“曹操肯拿他攻下的冀州四郡,换取我军此前占领的司隶位于河北的两郡?

唔……冀州四郡中,清河郡和河间郡倒是人口众多,土地肥沃,但剩余两郡多有大泽,土地狭小,肯定不如司隶的河内、河东重要。

这么算下来,四个郡也就相当于三个跟河东、河内那样大的郡,我们也就才多赚了一个郡的地盘而已。曹操的条件,也不怎么优厚。

而且,我们怎么保证曹操不会耍诈呢?他要是不退兵怎么办?”

陈琳也没想到袁尚首先关心的居然是如何履约的问题,也是一脸懵逼,稍稍愣了一会儿,才连忙回答:

“这倒不必担心……杨修说,曹公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先从河间郡撤兵,他还了我们一块土地后,才需要我们分片交割,从河东撤军。

然后他再还中部两郡,换我们从河内的沁水以南地区分批撤退。他再还清河,我们最后撤出河内的剩余地区。”

而陈琳还没说完,旁边的逢纪、审配已经急不可耐地打断。

逢纪火急火燎地指出:“主公!你关注的点完全错了!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后事了。曹操就算直接把河间还给我们,也没什么大不了,河间之地本就无险可守,三面被我军包围。这些地盘,都是他去年刚打下来的,立足未稳,丢了曹操也不心疼。

相比之下,我军在河东、河内的控制,已经持续多年,自从陛下东迁之后,杨奉、韩暹从当地撤走,河东就被我们逐步接收,已有六年。

河内时间倒是短些,但此前张扬也一贯依靠我军,只是在杨丑之乱时,被曹操短暂控制过半年,后来官渡之战前我军诛杀杨丑,又拿回了河内。

现在我们若是让出河东、河内,就等于是放弃一块经营了六年、人心归附的地盘,来换取曹操从他刚新占的土地上撤走,虽然账面上曹操放弃的人口土地更多,实际上他一点都不吃亏!”

而逢纪刚说完,审配也急不可耐地抨击:“要我说,这些也都还是小事。关键是曹贼要主公上表、代父认错!我大汉以孝治天下,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本初公尸骨未寒,停灵断七之期尚且未过。主公若是现在就上表承认本初公生前是被董承、吕布矫诏蒙骗,才兴兵与曹贼战,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主公?!”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