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舍弟诸葛亮
  4. 第247章 有种你过来啊!
设置

第247章 有种你过来啊!(2 / 2)


人偷,傻子才奉衣带诏呢!

奉哪个诏,不能只看哪个诏更正义,还得看“地理决定论”。孙策地盘的位置,决定了他没法奉另外一个诏。

“狗贼!竟然假称伪诏!你说天子有密诏给董承、董承又与刘备合谋,那把诏书拿给我看啊!曹操给的诏书,却是有实物的,验过玺印皆为真!这才是真诏书!”

孙策下定决心后,终于决定宣布严畯带来的刘备说辞是骗人的,为了稳住己方,防止下面的人乱想,他还请人把华歆给他的那道圣旨实物拿了出来,又当众显摆了一下,也是显摆给严畯看,然后就拔出剑来吓唬严畯。

不过好在周瑜比较冷静,还是拉住了孙策,又厉声对严畯说:“你不知者不罪,我们也不是斩使之人,回去之后告诉刘备,不要被董承逆贼骗了,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朝廷已经因为他的罪孽,褫夺了其扬州牧之位,改由伯符接任。只要刘备交出扬州各郡,我们就当他是幡然悔悟了,到时候徐州、荆州各郡,我们不会去打。

甚至如果他怕徐、荆的地盘成为飞地,我们还可以网开一面,把江北的扬州之地也留给刘备,只要交出扬州的江南部分即可!若是还冥顽不灵,那就是真心附逆,不是被董承蒙蔽了!”

周瑜这番话,也是随便扯的,他知道刘备肯定不会听,但这也是为了避免杀使、同时又维持住己方的人心士气。

因为要是断定对方是“假传圣旨”,你就该把对方杀了,不敢杀,那岂不是显得孙策心虚?

但如果说对方不是“故意假传”而是“上当受骗、误入歧途”,那就给了个台阶下,己方文武不会觉得不杀使是怂。

这番话三分是说给敌人听的,七分是说给自己人听的。

严畯本非大才,也不敢过于触怒对方,他可不想拿命来换“把孙策逼入更加不义境地”之类的外交名分优势。

所以只是稍微装模作样抗辩了几句,无非再拉扯一下“车骑将军听闻的诏书才是真的,你们才是有眼如盲,不辨忠奸,害了吴会三郡将士百姓”云云。

孙策嘴角抽动了一下,冷冷问周瑜当如何处置。

周瑜低声说:“不如且快马送曼才先生去牛渚军前,明日一早阵前送他回芜湖,我军随后进攻,也算先礼后兵。进攻计划也顺势提前一日好了,刘备既派来了使者,我们的计划也不可能再瞒。”

孙策点了点头,既然对方都派使者来了,他也不想再背不宣而战的偷袭恶名。提前一天动手也没什么不行,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而且到时候,自己在牛渚芜湖阵前把使者送回去,然后摆出要强攻的架势,实际上却是在秣陵下游的丹徒一带渡江、袭击广陵,两地相隔几百里呢。

一个时辰前在芜湖宣战,一个时辰后在广陵实际开打,这总不算偷袭吧?

至于芜湖的诸葛瑾有没有办法在一个时辰之内把宣战信息送到广陵提醒陈登戒备,那就是诸葛瑾的事儿了,不关他孙策屁事,反正他孙策没偷袭。

……

一切就这么说定了,

严畯是三月十一这天行色匆匆被派到秣陵的,来的路上也就走了一天。芜湖到秣陵本就只有一百五十里水路,坐船顺流而下很快的。

回去时,孙策是让人快马送的,所以三月十三清晨,严畯已经被送回牛渚芜湖边界。

看到孙策的大军虚张旌旗出现,芜湖守军当然也要派人来边境上监视戒备,这次居然还是关羽亲自来的。

两阵对圆,双方还保持了汉臣之间的礼数,孙策一挥手,让人把严畯礼送离开。

该说的话他都已经作了一封给刘备的回函、写得很清楚了。但阵前也得说几句,他就把宣战决定当着两军将士的面,吼了出来,跟关羽强调:

“安南将军,你们误信董承逆贼蛊惑,背叛朝廷,我自当奉诏讨逆!”

关羽:“曹贼欺君罔上,陛下以密诏诛贼,跟随曹贼者,我自当奉衣带诏讨贼!”

双方将士们都紧张得不得了,以为放完狠话正式撕破脸后,就会有一场猛烈的野战决战。

可惜,牛渚和芜湖之间的刘、孙边界,原本就已经对峙了两年左右。

双方都在牛渚和芜湖的城池以外,还修建了多道防线营垒,看上去工事比较坚固。

双方放完狠话后,都是一副“有本事伱过来强攻啊”的姿态,鼓噪呐喊但就是不主攻,鼓噪了一上午就收兵回家了。

孙策自以为得计:哼,还指望我强攻芜湖防线?公瑾那边此时怕是已经在广陵渡江成功了。等广陵那边急报传来,不怕关羽和诸葛瑾不从防线后面钻出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