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舍弟诸葛亮
  4. 第214章 我们的态度是:只反杨丑,不反曹操
设置

第214章 我们的态度是:只反杨丑,不反曹操(2 / 3)


张杨报仇,那杨丑至今还是乱贼啊!我们也可以痛打落水狗,有什么不好意思表态的呢?

如此一来,曹操封钟繇为司隶校尉,如果钟繇不管司隶境内的这种下克上乱象,他就是朽木为官、禽兽食禄,德不配位了!唉,果然蝴蝶效应越来越猛,我的先知先觉有点不够用了……”诸葛瑾心中如是想着,刚才的迷茫也豁然贯通。

自己的智商,终究是太依赖先知了!

当蝴蝶效应越来越猛时,诸葛亮那种实打实的战略远见、见招拆招的真实智力,威力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诸葛瑾心中稍稍有一丝危机感。以后随着历史被越改越面目全非,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明显。将来再遇到没有答案可抄的事件,还是让阿亮先说意见吧。

见诸葛瑾还在反思,刘备忍不住主动轻声询问:“子瑜,你以为此论如何?”

“啊……确实高明,我刚才劝主公暂时待价而沽,倒是显得枉做小人了。或许是这两个月里,我脑中先入为主之念已深,所以突然听说情况有新的变化,一时竟不能随机应变,没把司隶校尉换人这个变量考虑进去。”

诸葛瑾很干脆的承认了,还自我剖析了一下,把原因归咎于自己“路径依赖、惯性思维”。

刘备一听,这很合理,便干脆拍板了:“既如此,我们就先上表,表达对戡乱杨丑的支持!只打杨丑,不提曹操!曹操只要改正,不再包庇杨丑,就还是忠君汉臣。

如果曹操执迷不悟,那我们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先打击一下曹操的声望,将其讨袁术后攒起的‘大汉忠良’虚伪面具揭开!便于后续的行动!”

刘备说完后,自然当天就得写奏表,表姿态,然后又要劳烦孙乾或者孙卲,跑一趟许都了。

考虑到这次的奏表可能火药味会比较重,使者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刘备思之再三,还是选择了相对没那么亲近的孙卲,来干这种得罪人的差事,让孙乾先歇歇。

这个插曲并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两天之后,三人再次启程,分道扬镳南下。

临别之时,诸葛瑾又最后交代了二弟几句:

“阿亮,你们到了江夏之后,当以笼络荆州士人之心、彰显主公仁义、礼贤下士美名为重。刘表虚名溢美,但不能用人,流亡北士不得志者多如牛毛。武昌与汉阳仅一江之隔,好好用心,当大有可为。

另外,我在豫章时,边境哨探斥候便有过越境探查,我曾总结过对面江夏的种种地质特征,觉得鄂县应该会有铁山。后来讨伐黄祖那两个月,我也抽时间视察过鄂县,进一步确定鄂县南边的那座山上有铁矿。

伱赴任江夏太守后,可着力勘探,把开矿冶铁炼钢诸法再优化整顿一下。我这里有数卷心得,也都是去年在芜湖搞灌钢法和耐火熔炉时,总结出来的,你到鄂县后也能随时参详。

至于到了南方后,改良农具、试点新的耕作农艺、改良烧瓷、炼铜铸币诸般巧思,我在豫章和丹阳搞就行了,不用你操心,你只管找矿、开矿、炼钢,有闲暇就关注一下育种,我们兄弟分工,正好事半功倍。”

说着,诸葛瑾临别又送了几卷心得给二弟。

而他口中提到的鄂县铁矿,便是后世湖北著名的“大冶铁矿”了。

后世南方荆扬之地,规模最大的两个近代铁矿,无非就是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大冶了。

偏偏当初诸葛瑾拿下豫章郡作为根据地的时候,马鞍山铁矿就在他领地边缘的芜湖县以北一点点,被孙策控制着。

而大冶铁矿属于鄂县,在黄祖手上,这才导致诸葛瑾穿越至今三年,都没机会新开优质大铁矿。他在豫章时,主要是疯狂炼铜,还有其他贵重金属。

现在江夏郡打下来一半,大冶铁矿算是先到手了,南方开矿半壁江山已经入手。

而且大冶是比较容易挖的浅层矿脉,原本历史上就是孙权称帝前三年226年,被孙权率先开采的。距离现在也就二十多年。

刘备军如今的挖矿技术,只需诸葛兄弟稍稍点拨一两句,就能超越原本二十几年后孙权的能力了。找到和冶炼大冶的矿石,简直绰绰有余。

诸葛亮记下了大哥的嘱咐,兄弟二人终于分道扬镳,各自上路。

……

诸葛瑾抵达芜湖,大约还要五六日行程,刘备和诸葛亮去武昌,至少要十几天。

刘备请求惩办杨丑的奏表,也在同时不紧不慢地往许都送。

不过,刘备的奏表还没送到,已经来到雒阳的曹操,就率先感受到了一阵焦头烂额的压力。

因为杨丑自带的河内军,就在前几天刚刚被麹义打得惨败,杨丑麾下好几个嫡系部将也战死了,实力大损。残部只好退入河内郡治怀县和战略要地野王县,河内郡东部半壁已经被麹义攻破了。

说到底,还是杨丑的部队缺乏勇将,而且士气低落、兵无战心。他的部队就是原先张杨的兵马、杨丑杀了张杨后继承过来的。士兵中不少人还心怀张杨,不愿为杨丑拼命。

而麹义按袁绍的指示,打出了为张杨报仇、戡乱反正的旗号,杨丑军便纷纷倒戈。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仓促间只能让雒阳周边的一支朝廷守军、紧急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