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
  4. 143,馊主意
设置

143,馊主意(1 / 3)


周末,米国人是最讨厌上班的,尤其是老板。

倘若有一笔超级大的生意要谈,就是大统领也要考虑一下放弃心爱的高尔夫,选择公事。

大空头约翰·保尔森就是如此。

他坐在曼哈顿中区57号大街和麦迪逊大道交叉处的一处写字楼内,静静的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honey,我给你准备了咖啡,你需要提提神”,说话的是珍妮,保尔森的妻子。

两人并不是利益结合,是真爱。

98年,茅子债务危机导致长期资本公司崩盘,保尔森的基金公司好不容易达到了1.5亿美金的规模,因为此事件引发市场恐慌的影响,其规模转瞬缩水到5000万。

这次的职场再度失意并没有击垮他,00年,保尔森找到了自己的姻缘--珍妮,她是基金公司此时仅有的两名员工之一,之前也是保尔森的助手。

跟张远和赵君瑜的关系差不多。

伴随着生活的更加稳定,保尔森的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

次贷危机中,大空头一直是看空的,并于去年开始大规模购入CDS保险。

但是,他也遇到了曾经折磨过大空头迈克尔·巴里的超大难题:

投资人的态度。

大部分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保尔森投资并购能力的,而不是现在所谓的次级贷款。

这让保尔森纠结万分。

当然了,情商颇高的他并没有像迈克尔·巴里一样硬刚客户,而是又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基金,重新募资。

这个基金的投资方向就是专门来买入次贷CDS保险的,换個角度来理解,叫专款专用,不动用原先基金的资金。

这么一来,愿意投资这个基金的客户,自然认同做空房市的理念。

尴尬的是,认同归认同,却还有数个难题摆在眼前---基金的费用、锁定期等问题。

尤其是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房市会崩盘。

这里就不多废话了。

总之原订计划10亿美金的资金却只弄到了1.5亿不到,远远不达标。

不是说他的计划不好,而是去跟投资人谈判的时候,既要表达出做空楼市是个好主意,又不能讲的太详细,导致投资人单干。

实例就是保尔森多年的老朋友-杰弗里·格林。

本来是找保尔森,往基金里投钱的,了解了保尔森的计划后这厮选择单干(这一波行情中净赚了5亿美金,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收益最大的个人投资者)。

这可真纠结。

昨天,一个华尔街的朋友电话给他,说有个超级客户要拜访,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至于为何选择在周末,保尔森不敢问。

这就是夫妻二人周日上午前来公司的主要原因。

“珍妮,你觉得这次朋友介绍过的客户,真能给我们一笔大资金吗?”,保尔森抿了口咖啡。

苦涩的滋味刺激着味蕾,烦乱的头脑也为之清醒了些。

珍妮给了个微笑:“我一直相信你是最出色的,就如前些年一样”

“遇见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珍妮”

保尔森的情话张口就来。

此时此刻,他不希望给妻子太多的压力。

因为之前的1.47亿美金的投资者的心态都非常好。

比如,保尔森失败了,那就证明房地产行业啥事也没有,这些人持有的房产会值更多的钱。

投这个基金,只不过是做了笔对冲而已。

这就很米国人,很米国式投资。

9点整,门铃响。

门一直开着的,能按门铃至少能证明所谓的大客户非常的绅士。

保尔森稍稍安心,紧接着也紧张起来。

大客户,能大到什么地步呢?

当珍妮把一行人引到他面前时,才发现,原来是几位本地的+几位东方人。

这可不好判断几人中谁才是拍板的人。

更意外的是张远率先开口:“很高兴认识,保尔森先生”

赵君瑜:“Mr. Paulson,This is my boss Zhang Yuan,he said he was glad to meet you.,he belive this will be a very signifit meeting”

日本人和韩国人保尔森都接触的很频繁,这个名字一听就是那边的人。

有交接,不多。

“泥嚎”,保尔森用蹩脚的中文作为回应,后面的英文赵君瑜翻译的结果是:“基金的大门一直对所有的客户开放,欢迎几位的到来”

一顿寒暄后,接着是比尔维克。

当得知这人是高盛的人之时,保尔森心里吐槽不易。

上门,理应是弱势的表现,没想到来人的来头这么大。

那干嘛还要选择来他这间小庙啊,找个时间他去高盛就完事了,整这一出干啥。

再说了,先后顺序看,比尔维克竟然不是作主的人,而是这位“Zhang Yuan”?

繁琐的介绍结束,保尔森的朋友给他个眼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