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贞观新丰尉
  4. 第三百六十章 格局要大
设置

第三百六十章 格局要大(1 / 2)


摆地来到凤州,踏入州衙中,寻到了刚刚称量完试验田产量的柯斜。

“亩产二石三斗,不应该呀!”柯斜怎么也没想到问题出在哪里。

正常的小麦亩产二石一斗左右,按说应该增产到二石五斗,怎么才这点呢?

完全对不起自己流的汗、佝的腰嘛。

程处默摇头:“有没有可能,是你的要求太高了一点?二石的小麦都不错了,你还苛求它增产。”

“官人曲辕犁虽然好,增产可没那么明显。”

柯斜瞪眼:“滚犊子,这不是深耕,这是熟耨,毬都不懂。”

也就关系比较亲近,说话才开始荤素不忌,斗口是常有的事。

罕父杵只能表示,使君的要求高了,就这二斗增产的粮食,让凤州那些一直观察的庄户眼睛都直了。

这代表,一亩增产的粮食,基本够一人一个月的消耗了!

什么没去壳,这年头有几个庄户在乎这個?

悻悻地放下记录,柯斜瞪着程处默:“京城人来地方,一点东西不带,你好意思?”

程处默诡异地掏出一根物件:“岐州陈仓县的金钱肉,够意思吧?”

柯斜啐了一口,默不作声。

东西是好,可补了上哪里泄火?

丫就是故意的。

别看律令禁止屠宰耕牛、马、驴、骡等畜力,但在岐州,驴玩意金钱肉照样供应着,可见上有国策、下有对策。

柯斜回二堂,让执衣烹茶,端了点小食过来:“说事。”

程处默迅速坐正了身子:“长广长公主的事,已经被莘国公窦诞平了,短期不会起浪花。”

“凤州桃红纸产量不足,除了长安城的娘子们,连胡商都盯上了这东西,得加大产量。”

“另外,洋州、商州、荆州等地,也在研究桃红纸,只不过是用藤、楮皮研究。”

“食铁兽马勺脸谱,也有史国人来看过,开了个大单,铺子怕吃不下,没敢应承。”

“铅粉那一头,谷尚枣家与官人曲辕犁铺有些不对付了,能不能卡他一手?”

柯斜悠然品茗:“长广长公主的事,我从来没担心过,这就不是窦奉节一个人的事。”

谷尚枣的事,柯斜不加理会,哪个父母官吃饱了撑的,要跟自己的税赋过不去?

桃红纸的问题,加大产量当然没问题,却需要向南面的兴州采买合格的竹子,以及让官人曲辕犁铺供应其他辅材。

兴州那一头,柯斜与对方素无瓜葛,哪怕是出钱买竹子,也有可能遇到不卖的情形。

兴州虽然是下州,位置也偏僻,可物产并不贫瘠,杜仲、乌鸡、天麻、猪苓都是天下闻名的,人口比凤州少,人均资源多,竹子占据竹木资源的比例并不算太高。

程处默暗戳戳地表示,兴州刺史吧,当年骑的那匹马叫“响”,懂?

柯斜赏了程处默一个拳头,瓦岗响马就明说吧,还拐弯抹角的。

大唐朝堂上,多少官员是瓦岗出身的,有谁觉得丢人了?

也就是说,凤州桃红纸的主要原料已经解决了大半,价钱问题就不是柯斜应该掺和的事。

至于别家研究桃红纸,那是必然的事,只要不是偷盗技术,能研究出来也没法,凤州脸还没大到遮住整个大唐的地步。

“倒是马勺脸谱,现在已经整合了整个凤州的资源,根本就供应不了,咋整?”柯斜无可奈何地回答。

有钱嘛,谁不想挣?

可前提是真能拿到手。

就算胡大娘胡礼晶是流水线,你也得有足够的原料才能作画吧?

程处默眼现奸猾:“看看,眼界狭窄了吧?格局要大!”

柯斜骂了一声,一个游离在官场外头的混子讲格局……

程处默摊手:“别说你不信,我也不信呐!可岐州刺史窦恽拉着我,哭着喊着要为我们提供半成品马勺脸谱,这也没辙。”

把程处默那故道河一般多的水分挤一挤,柯斜大致相信,岐州确实有意供应半成品。

毕竟,传统的马勺脸谱,受众范围比较窄,没法做大做强。

窦恽是咸阳窦氏的人,有窦奉节的情面,愿意费点事,达成两州之间的合作互利,也是可能的。

至于说利益输送,睡觉时加一个枕头,美美地想吧!

没有窦奉节这层关系,窦恽宁愿什么都不做。

不做不错,才是官场的真谛。

高大上一点说,这是汉朝第一个丞相萧何的策略,无为而治嘛。

岐州真的有马勺脸谱,只是柯斜从来没注意过。

至于竹子嘛,岐州就真没有天然竹林,没法。

整个关中,天然竹林的最大产区就在鄠县与盩厔县之间。

柯斜让罕父杵召胡大娘与老胡头入州衙,将程处默关于食铁兽马勺脸谱的两个消息都说了。

老胡头满是皱纹的老脸展开:“好事哩!怎么可能不应?”

柯斜微微摇头:“本官担心胡大娘太累,更担心竭泽而渔,让胡大娘的灵气泄了。”

老胡头正要瞪眼,柯斜毫不客气地制止了:“闭嘴!这事你没有说话的权力,只有胡大娘说了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