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贞观新丰尉
  4. 第三百零三章 不合时宜
设置

第三百零三章 不合时宜(1 / 2)


丘英起的目光移到柯斜身上:“出门打仗不带我,捞钱的营生也不搞了,你这是想干嘛?赶紧的,趁他二人出不了崇义寺,我们自己弄,不带他们玩。”

尉迟宝琳与程处默瞪起了牛眼,要不是在寺中,好歹也得跟丘英起较量一下家传武艺。

娘子军后裔就很了不起是吧?

当然,这话是在取笑他们而已,真正要做啥事,又不是诸葛亮,非得事必躬亲,部曲与家奴是干嘛的?

柯斜认真想了想:“有倒是有,不过别在崇义寺说,我怕挨揍。”

丘英起三人对视一眼。

懂,不便在寺庙说的事,必然涉及道观了。

真不明白道观有什么好的,就连坤道都肃穆得很,没情没趣的。

那种假坤道之名做皮肉买卖的,现在还没有。

难道是看中了玄都观的桃花?

丘英起点头:“万年县永崇坊有三洞观。”

不需要说得太明白,柯斜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三洞观与他丘师家多少有点瓜葛,行事也方便得多。

-----------------

八月十八。

有晴有阴,适宜八卦。

柯斜大致料理完公务,看着焦德表殷勤地烹制茶汤,随手抓了个煎饼果子嚼一嚼。

“焦主事今天是转性子了,还那么上心?”

焦德表嘿嘿一笑:“这不是跟着郎中受益匪浅,聊表一下心意吗?”

信他就有鬼了。

焦德表就不是耐得住性子的人,要没有话说,他就戳一下动一下,连李海岸都没吃过他烹制的茶。

他烹制出来的茶汤还像回事,层次分明,每一味都有淡淡的感觉。

“今天在颁政坊辩论,越王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败绩,他主张的‘仁义’、‘非攻’,得到的支持不超过一成。”焦德表的消息还是蛮灵通的。

柯斜微微琢磨一下,笑容灿烂得很:“之前的越王,应该经常用这套理念获得拥趸吧?”

“其实,套用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越王遭冷遇的情形,‘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情况变了嘛。”

焦德表努力地在脑子里消化柯斜的话。

每一个字都认识,凑到一起不太懂。

柯斜细细为焦德表解说:“之前‘非攻’这一套理论得到支持,是因为大唐自立国以来,征战不断,好不容易把突厥平了,许多人想着能不能休养生息几年,当然就不想打仗了嘛。”

不仅焦德表,连李海岸都在点头。

这就是贞观四年后的真实写照,柯斜并没有夸张。

“可是呢,我们这些兵部官员都知道,仗啊,他不是任由你想不打就不打的。吐谷浑小霸在那里跳得欢啊,打我廓州、鄯州、河州,不打它还以为大唐怕了它。”

对待挑衅,讲什么有理有节,一大耳刮子抽过去才是正理!

天天念经似的讲道理,敌方只会觉得你懦弱!

然后,蹬鼻子上脸,抢大唐财富、杀大唐子民,还朝大唐吐一個老痰再走,再用抢来的财富向大唐求娶公主。

“在打吐谷浑的时候,‘致富向西’二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除了让大家获得钱财上的分配,更重要的是,新得到的土地让各家都瓜分了一些。”

“不要说大唐,就是自古以来,先民对土地的执著也是根深蒂固的。”

“得到了好处的世家大族,还会去支持越王那一套么?他们巴不得抢到的土地越多越好,可以跟着分一杯羹。”

读书人里,真正平民出身的还不多,世家、庶族占的比例相当大,他们不支持李泰那套,任由胖泰舌灿莲花也没用。

有利益不争,听你念经,吃撑了不是?

所以,注定李泰这一套不合时宜的理念,得不到多少支持。

李泰的辩论,并不是任雍州刺史才开始的,因为出身好、有王师教、有诸多书籍供李泰借鉴,导致他少有败绩。

但是,他的想法与大唐奔腾前进的扩张势头背道而驰,俨然就是文版的唐吉诃德。

以春秋战国时的理念,照搬到大一统的现今,不出问题才怪了。

大唐并非没有保守的官员,但在大势下,保守派也难有作为,所以李泰的支持者没有他想像的多。

焦德表还有点迷糊,李海岸忍不住坐过来,取了一碗茶汤:“土地分出去,得到土地的世家就得再想法鼓动朝廷扩张。世家这么想了,他们供养出来的读书人能唱反调么?”

焦德表一拍大腿,两眼放光:“利益!”

言简意赅,但道出了核心。

没有利益,指望别人为爱吃糠啊!

好听话一背篓,不如碗里一块肥肉实在,谁也不能天天吃某人画的饼充饥。

“大唐治下,世家的势力不小,但不代表大唐与世家就必须互相为敌。大唐的利益不够瓜分了,联手向外取啊!”

柯斜得意地饮尽茶汤。

崔敦礼的声音响起:“说得倒是容易,好像朝廷的兵马不会损伤一般。”

也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认为朝廷夺取河曲都督府是为世家火中取栗,朝廷的抚恤就是一个了不得的开销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