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贞观新丰尉
  4.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置方案
设置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置方案(1 / 2)


兵部司都在做事,柯斜也无法再偷懒,每天憋着苦瓜脸给各折冲府调整名额。

到底是鹰扬郎将顺利改名折冲都尉,还是鹰击郎将异军突起变身折冲都尉,考量的问题一大堆。

时不时地,有被裁下来的郎将,来兵部司闹腾一下,或者求情,或者叙功,或者诉苦说除了杀人的手艺啥也不会。

但是,贞观天子的意志不可扭转。

并且,这是他与李靖两个当代兵法大家协商出来的结果,连兵部尚书侯君集都无从置喙。

“柯员外,去安抚他们。”杨弘礼实在看不下去了。

跟老婆娘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有什么区别?

失格!

柯斜负着手走出寮房:“本官兵部员外郎柯斜,曾任恶阳戍主,相信很多人听过。”

立马有一个被刷下来的鹰扬郎将梗着脖子嚷嚷:“你瓜怂以为自己是谁啊!”

有几個人低声喝斥:“闭嘴!这是生擒突厥颉利可汗那位!”

军中好摆资历,但更重军功。

功劳出众的,就是指着一堆岁数比自家阿耶还大的老将鼻子骂,那些功劳不如的老将也只能乖乖忍气吞声。

“朝廷改兵制,是为了更好作战,意义大家都知道,就不啰嗦了。”

“取消了一个郎将职位,肯定有不少人得被刷下去,纵然再不情愿,也要有人作出退让。”

“母森山,凭良心说,让你麾下的鹰击郎将接替折冲都尉一职,是不是比你更合适?”

柯斜平静地陈述。

鹰扬郎将母森山,抗击入境盗匪时指挥失误,导致左翼失守,幸亏鹰击郎将及时带辅兵补救,才杀退盗匪。

柯斜的话,多少给母森山留了颜面,并没有揭短,只说别人更合适。

闹腾得最欢的母森山老脸一红,声音低了好几倍:“可是,老夫也没说他不合适啊!在军中厮混了一辈子,除了那点杀人的手艺啥也不会。”

“老夫还没五十,抡得动刀,哪怕是为一马前卒,也好过混吃等死啊!”

母森山的意见,代表了多数来兵部司折腾的人。

兵部司的遴选标准不敢说十全十美,至少相对公正,一眼看上去找不出什么毛病。

至于绝对公正,谁说这种鬼话,大耳刮子抽过去,问他是不是没睡醒。

不说人为因素吧,一些细节的考量上难免有点倾向,或者某些地方有考核人员不知道的问题。

“舍弃职田虽然肉疼,也不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总得有点事做吧!”

有人补充了一句。

人声鼎沸,附和者众。

柯斜开口:“行了,你们的意思我也明白。这样,我会向郎中、堂尊上书,建议在各州组建一支不脱离乡土、环州自保的团结兵,让你们去教教娃儿们怎么打仗、怎么救援,山崩地裂时该怎么办。”

“武候铺晓得吧?到时候你们兼领一些类似的职能,成不?”

母森山立刻精神焕发:“员外郎说得清楚,我们听得明白,就一个字,干!”

-----------------

郎将们心满意足地退走了,李海岸满脸钦佩,杨弘礼怔了许久才询问:“你说啥了,能让他们走那么快?”

柯斜在案头挥毫疾书,很快把文牒送呈杨弘礼案头。

“郎中请看,一切都写在里头了。”

杨弘礼细细看了一遍,表情复杂:“大唐的兵制,目的是强干弱枝,特别是消减地方对兵马的控制权。”

“因为前朝末年,各州县都拥兵自重,导致遍地烽烟,才刻意减了地方对府兵的权限。”

柯斜表示不认同:“控制地方对兵马的影响力,不等于让地方完全没有自保之力。要么饿死,要么撑死,都是在走极端。”

“府兵抽调出战时,地方治安靠谁?遇到天灾人祸时,靠衙门那些平素没有严格训练的官吏吗?”

“总得有人去做这些事,团结兵不就很好吗?控制好人数就行。这些裁撤的郎将,正好可以去当团练使。”

有“使”字的存在,就说明团练还是隶属朝廷、隶属兵部,不完全归地方掌控。

关键是,让这些郎将有地方发光发热,不至于浪费了他们一身厮杀的本事。

杨弘礼批纸尾,转呈崔敦礼、侯君集,兵部不免争论一番。

崔敦礼还是认为,这个方案有点激进了。

侯君集难得地露出淡淡的笑容:“可是,到现在为止,兵部也只有这一条建议可以实施下去。”

如果有对比,还可以反复权衡,可就柯斜提的建议有可行性。

两仪殿中,贞观天子、太子与诸宰辅,还有不当值的大将军、将军、兵部尚书侯君集、兵部员外郎柯斜济济一堂。

兵部誊抄了柯斜的文牒,加盖了大印,正式由帝王将相共议。

检校侍中、秘书监魏征第一个表示反对:“胡闹!前朝地方官府拥有兵权,最后成啥样了?这是要重演旧事么?”

柯斜坐绣墩上,呵呵一笑:“照侍中这说法,有一个人吃饭吃撑死了,大家全部得起个法号‘戒饭’不成?”

满殿笑声,连太子李承乾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