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贞观新丰尉
  4. 第一百一十七章 操宰辅的心
设置

第一百一十七章 操宰辅的心(1 / 2)


这一顿牛肉,直接让柯斜对尉迟宝琳刮目相看。

这货色,看着混不吝,心头比谁都明白。

以他家的身份地位,根本不需要站队,无论是谁承嗣都少不了他家的好处。

简明扼要地说,有天子这条最粗的大腿不抱,转去抱太子这条成长中的大腿,有病不是?

李德謇那个二货却想表演一把强爹胜祖,非要与东宫走得过近。

以李靖的战功,李德謇最好的选择就是躺着吃香喝辣,两辈子都吃不完的恩泽。

李德謇真要建立了什么了不得的功勋,就得考虑一下,脑袋还能在脖子上寄存几天?

他就不想想,自家阿耶即便坐上了尚书右仆射之座,却从不发表什么看法,被人戏称“纸糊仆射”,究竟是为什么?

所以,大唐聪明点的大将,子孙几乎都不上战场,甚至是转武为文。

不说这些将门之后的厮杀能力不足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子承父业,形成一个巨大的门阀,会不会尾大不掉,朝廷日后要不要收拾他们?

“不说这些,大公子日后莫贿赂史官就成。”柯斜随口说道。

尉迟宝琳目光闪烁,倒是对柯斜的提议很感兴趣。

贿赂史官,从北齐开始渐渐成风,谁家不想自己的祖宗在史书上威风一把?

尉迟宝琳对自家阿耶的过往心知肚明,别的不说,美良川输给秦叔宝这一仗,好歹一笔带过,不要写得太狼狈。

打不过,尉迟氏认了,但是别浓墨重彩。

这叫美化,不叫修改史书,春秋笔法懂不懂?

所以,史官这個一向受冷遇的职业就变得炙手可热了。

要不然,北齐魏收那家伙,为什么声名狼藉却混得让人嫉妒?

他写的史书,虽然被人唾弃,一口一个“秽史”,可谁看到别家在美化祖宗了,不得一边骂着,一边向魏收奉上厚礼、求他对自家祖宗高高手?

别的不说,一个“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傻子都知道哪个好听些。

知道什么叫叛逆青年不?

你越不让他做的,他越想做!

唯一遗憾的是,现在修史的,是蒲州河东县人、贞观初举的进士敬播,现任东宫司经局正九品下校书,一个油盐不浸的家伙。

至于与敬播同时修史的两个老汉,更加惹不起,孔颖达与颜师古,就是他阿耶尉迟敬德也不能下黑手揍的那种。

倒不是怕一拳下去得跪着求别死,主要是这两个老汉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惹了他们就相当于捅了马蜂窝。

尉迟敬德是官宦世家,不是什么苦出身,不至于分不清轻重。

-----------------

殿院中,竺师看向柯斜的目光,满带羡慕。

啧啧,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柯斜一样,肆无忌惮地弹劾国公,还能轻易踏入国公府吃牛肉,虽然此国公不是彼国公……

呃,脑子开始打结了,竟在胡言乱语、语无伦次。

反正,竺师表示极度羡慕。

首座秃兀的声音传来,隐约带着一丝怒气:“三胡问题?柯御史,你知道自己在长安县说了些什么吗?”

柯斜认真地回答:“胡人聚集、有胡人势大的趋向、胡人要私立庙宇,这三件事难道不是真实存在的吗?首座,该如何处理,是衮衮诸公的事,你不会把自己代入宰辅了吧?”

竺师与乞扶凌云努力咬着下唇,憋住要脱口而出的笑声,只是面颊与颈部在不停地颤动。

忍住,不能笑,会被穿小鞋的。

柯斜的声音在殿院里回荡:“御史台的职责,就是要查出各处隐藏的问题,即便处置不了,也要给朝廷一个警示,让宰辅们研究决定。”

“如果所到之处都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还需要御史台干什么?”

“如果有异议,可以去问问堂尊,他不惜得罪宰辅,多番表示反对,目的是为了什么?”

脚步要踏入殿院的萧瑀,万年不化的老脸上终于破冰,隐约绽放出一丝笑意。

虽然这个殿中侍御史怼过自己,可他还是理解本官的嘛。

本官无休无止地弹劾,可不就是为了朝廷的稳定?

为了大唐,本官的心都操碎了!

本想喷几个殿中侍御史解气的萧瑀,难得地展现出慈爱的一面。

转头,萧瑀吩咐主簿:“天气渐热,给殿院几碗槐叶冷淘吧。”

主簿茫然地点头,心头直犯嘀咕,这就是一向难说话的御史大夫?

嘿,今天还会关照一下殿院?

秃兀愤怒地拍着案头:“大唐钱财吃紧,需要从胡商那里攫取商税!你这么搞,不是把胡商往外赶吗?”

柯斜冷静地回答:“首座,钱财是民部应该操心的事,御史台只管提出问题,怎么解决是宰辅们的事。本官只领着殿中侍御史的俸禄,不能操宰辅的心。”

乞扶凌云与竺师实在忍不住了,捶着案头大笑。

这对怼实在精彩,两个人的话也都有道理,可站在区区殿中侍御史的角度来说,柯斜的话才是硬道理。

宰辅的活都让我们干了,他们干什么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