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贞观新丰尉
  4. 第一百一十章 剃度这种事
设置

第一百一十章 剃度这种事(1 / 2)


长寿坊西南,是长安县衙。

中间的十字街西面偏北,是桂阳公主为战死的驸马都尉赵慈景立的崇义寺。

桂阳公主现改封长广长公主,下嫁杨师道,居万年县长兴坊。

十字街北面偏西,是襄州都督、吴国公尉迟敬德府邸。

柯斜到此,除了巡察长安县,还有一个奇怪的使命——监督崇义寺剃度僧人。

长安、洛阳两座城池,剃度僧尼都需要有御史在场,也算是稍稍压制吧。

这也是区别对待了,道家出家就没那么繁琐。

天下女尼比例接近僧尼总数四成。

崇义寺是僧寺,人数不算太多,连沙弥在内不超过一百人。

长安尉爨()春秋、司功佐禹腾云、司户佐善宰,带着司功史、司户史,落后柯斜半步,核对着要剃度的人员姓名、容貌。

爨姓除了流到云南那一支,在关中还是有不少的,爨春秋就是华州那一房的。

禹腾云,夏朝后人,陇西人氏。

善宰,荆楚十八姓衍生的善姓,尧舜时期有名人善卷。

“高某,扁平鼻,小眼,长安县高阳原人氏,身高五尺五寸,左耳垂有一小豁口。”

“楚某,铜铃眼、狮子鼻、阔口,长安县昆明池人氏,身高六尺,体雄壮。”

经过官府认可的出家,才能发度牒,也就是僧尼的身份证明。

没有备案的叫私度,度人与被度的、里坊村保都要挨板子,且要退回原籍。

柯斜还是很佩服民曹这些能人的,再不出众的相貌,人家都能给你写出特征来。

御史当前,还与崇义寺的寺主、都维那不熟,谁也不敢在这一道耍什么花枪。

一个寺庙,官方认可的三個超然位置是:上座、寺主、都维那。

寺主无须多说,上座是指道行高深的僧人,都维那是江湖传说的戒律院主。

剃度的仪式很庄重,剃头、念佛偈、赐法名、赐衣具,在香火缠绕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头上烫戒疤并不是唐朝出现的,所以光头还是锃亮的。

“入我佛门,须守戒律,争取早日修成须陀洹。”

须陀洹是沙门四果入门的一果,也就是初次见识佛法的真谛,能勉强与圣者同向而行。

“赐汝等法号八苦、八戒,愿早脱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戒杀生、戒偷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戒着香华、戒坐卧高广大床、戒非时食。”

虽然这八戒的内容,柯斜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了,此时还是忍不住嘴角抽抽,喜感。

除开后世耳熟能详的猪八戒,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八戒和尚西行取经,他俗名朱士行,生活在三国魏,从雍州到于阗国抄了《大品经》让弟子送回洛阳,是中原佛门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和尚。

僧人的法号重复,是很常见的事。

观礼过后,寺主出来陪同,引着柯斜等人给赵慈景上了一炷香。

入崇义寺不给赵慈景上香,是会得罪长广长公主的。

谁给亡夫上过香,长广长公主未必记得;

谁没给亡夫上香,长广长公主一定记得一清二楚。

柯斜、爨春秋等人在寺中行走,寺主法能戴僧伽帽、一身缁衣为前导,不时讲一些细碎的佛门小故事。

柯斜目光微转:“法能寺主,听说佛门除了文僧、武僧、沙弥,还有一种门徒僧?”

沙弥是指佛门的学徒,在一定岁数之前,可以在没有度牒的条件下居住在寺庙里。

门徒僧,也叫门僧,是寺庙的大善信送来、不合僧人条件、善信出钱供养的额外比丘。

一般而言,没有点问题的人,也不需要当门徒僧。

养着养着,哪天关系到了,混一个度牒,身份就洗白了。

再过个几年,易地还俗,一个斩断过往的新人又可以活灵活现了。

法能合什:“回御史,贫僧只知道崇义寺绝无此事。”

一个八面玲珑的回答,谁也不得罪。

他说崇义寺没有门徒僧,柯斜还是相信的,毕竟崇义寺的天字第一号善信是长广长公主,她要洗白谁根本用不着崇义寺,直接跟皇帝说就是了。

柯斜笑道:“不用在意,本官又不是礼部祠部司的,管不到这一块。”

畅谈了一阵,柯斜忽然问道:“现今佛门,名僧不少吧?”

法能随口应道:“西行的玄奘法师,大兴善寺的波颇法师、玄谟禅师,龙田寺的法琳法师、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弘忍法师,都是天下硕德。”

龙田寺在大唐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终南山的太和宫废弃改立龙田寺,后废龙田寺改立翠微宫,所以翠微宫的修建记录才用了九天。

只是轻微改动,不是平地起楼阁。

弘忍就是禅宗五祖,神秀与慧能的师傅。

其他和尚还好,只有法琳是个铁头娃,跟道家斗、跟皇帝犟,还写《辩正论》,考证皇室李家出自北魏拓跋氏。

“想当初,本官在新丰县,摩诃寺的阿摩禅师、玄理观的玄象律师曾帮了不少忙,对方外之人本官并无偏见。”柯斜微笑。“只是,本官身在御史台,难免因职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