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发迹,普通人难免心态失衡。
冯一博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真的不用狗子。
毕竟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敲打一下足矣。
绝对忠心的,大多都是一根筋的人。
凡是聪明些的,都需在关键时候敲打敲打。
需让他明白自身境况,和他的野心是否能够匹配得上。
当然,狗子这都不算是野心。
只能算是一点虚荣心。
就这点虚荣的小火苗,也在冯一博一路敲打中。
彻底熄灭。
狗子的心态回归平常。
甚至,对掌握他命运的冯一博。
除了亲近又多了不少敬畏之心。
船到了扬州,主仆三人便下了官船。
此次回江南,虽是为了公事。
但既然路过扬州,冯一博难免稍稍徇私。
他要探望自己未来的岳父。
林如海。
一下船,冯一博就去亲自采买礼物。
狗子则去扬州盐院后门,投递了拜帖。
扬州盐院,也叫两淮盐政衙门。
巡盐御史就是这里的主官,也被尊为盐院太爷。
统管着两淮盐政。
扬州盐院的前面是衙门,后面就是官邸。
林如海白天在前面办公,晚上在后面休息。
上下班真的是极为方便。
下午的时候,冯一博带人从后面一角门进了官邸。
很快,就被人带到了书房之中。
这也是亲近之意。
若是当作客人,就在正堂接待了。
“见过叔父,一博冒昧前来,多有打扰!”
冯一博一进门就深施一礼。
“快来快来!让我好好看看!”
林如海起身,走到近前亲自相扶。
两人第一次见面,林如海上下打量起来。
却是越看越满意。
他有种感觉,就好像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
说来倒也是巧了。
翁婿二人都是探花及第,又都身兼钦差重任。
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
除了家世。
林家祖上四世列侯,冯家只是普通乡宦之家。
但冯一博在科举和仕途方面,都还强过他年轻时候不少。
毕竟,林如海在这个年纪。
都还没中举呢。
“二内兄真是忠厚君子,所言竟谦虚的过头了!”
贾政算是冯一博和林黛玉的媒人了。
若非他给林如海写信,这好事怕真轮不到冯一博头上。
林如海提了一句贾政,也是拉近两人的关系。
认识相同的人,就容易有共同话题。
“一博果真是一表人才,比内兄所言还犹有过之,配我家黛玉倒是正好!”
林如海两句话,就把三个人都夸了一遍。
虽管中窥豹,却足可见其老辣。
就在林如海打量冯一博的同时。
冯一博也在打量林如海。
只见他年纪四十上下的年纪。
整個人风度偏偏,儒雅俊逸。
典型的古典书生气质。
老帅比一枚。
都说女儿随爹多一些。
林黛玉很大程度上,应该就是随了林如海。
可林如海帅则帅矣,冯一博却看出一点不对劲儿来。
他正当壮年,可脸色有些苍白不说。
脸颊上还有一抹不正常的红晕。
不起眼,但稍加注意还是能看到。
而且他眼窝有些深,眼圈也有些黑。
看着像是一位时间管理大师。
如果林妹妹弱柳扶风,是病美人的气质。
那林如海就显得风流过度,有点空虚公子的感觉。
两个字形容,就是。
虚浮。
难道,自己这岳父……
此时,冯一博听到对方夸赞,才回过神来。
他连忙谦虚道:“政公谬赞,叔父谬赞,承蒙二位不弃,一博惭愧得很!”
“咱们坐着说。”
林如海把冯一博让进来,两人分宾主落座。
随后自有仆人上茶。
林如海抿了一口,当先问道:
“令师到了都中,如今可还都好?”
冯一博恭谨的坐着,闻言便回道:
“回叔父的话,恩师他老人家尚好,已经在都中安顿下来。”
林如海点点头,随口又问道:
“朝堂上也不安稳,怕是没少受人为难吧?”
冯一博苦笑一下,摇了摇头,道:
“虽最初被人攻讦了两次,但都平安渡过,现在也算初步站稳脚跟了。”
对于政事,林如海只浅浅问了两句。
便也不再多问,转而道:
“黛玉那边如何,你可曾去贾家拜访过了?”
“叔父放心,我临行前还去了趟贾府,林姑娘那边很好。”
冯一博闻言笑了笑,又补充道:
“她在荣府很得老太君喜爱,和贾家小姐们一起,每日针黹诵读,过得还算舒心。”
“那就好,我就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