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正统嫡脉要造反
  4. 第216章 要想富先修路
设置

第216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3)


莲塘里的莲蓬成熟了不少,我让他们都采摘上来,晒成干莲子,到时候皇祖父带回宫里让他们每天都给您炖一盅的莲子银耳羹,这样润肺,这几个莲蓬是我挑的几个最嫩的莲蓬,皇祖父,咱们吃新鲜的。”

老皇帝就笑道,“你天天跟着你那胡师傅倒还学了不少。”

萧黎就谦虚着道,“也不是了,主要是我师傅说有好些的药材都是可以用作食用的,就像这个莲子,莲子可以煲汤,莲心可以入茶,而这个荷叶呢,还可以用来烤叫花鸡。

胡师傅说像那个土茯苓和那个芡实磨成粉之后,还可以制作茯苓芡实膏呢,味道可好吃了。”

老皇帝就失笑道,“你还真是个小吃货啊,什么都可以用来弄成吃的。”

萧黎就道,“昔日神农尝百草,既然老祖宗已经让我们知晓了哪些草药是可以入口的,那我自然是要让它们发挥最大的功效嘛,不仅能入药,而且还能食用果腹。

若是又遇到像去年那样的灾荒之年,阿黎还可以告诉老百姓们哪些植物是可以食用的,没准儿还能救下不少人的性命呢。

像吃这些植株果实和长在地里头的根茎块头,总比他们饿得什么也没有吃的,就靠吃观音土和喝凉水强吧?”

老皇帝就点了点头,“这个倒是!行,那你让人去试,最好是能写出一本册子来,到时候皇祖父让人给你刊印出来,然后发往全国各地的州县郡,这样老百姓们就能知晓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了。”

萧黎一怔,随即大喜了起来,“谢谢皇祖父!”

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啊,她都没有想到呢,却没想到她皇祖父竟然就提了出来,哎呀,她皇祖父不愧是英明神武的老皇帝啊!

萧黎将剥下的莲子一颗自己吃了,一颗喂给了她皇祖父,“皇祖父,尝尝。”

老皇帝在吃了之后,随即就点头道,“嗯,口感清甜鲜嫩,如同水果。”

萧黎就笑了,“好吃吧?!”

老皇帝又就点了点头,“还不错!”

萧黎就道,“那阿黎再给皇祖父剥一些,皇祖父我跟您说啊,要吃新鲜的莲子呢就得吃这样的,若是莲蓬长老了,这样生吃就不好吃了,因为老了的莲子它粉多,吃起来就少了这种清甜鲜嫩感,阿黎以前就吃过,所以后来阿黎每次来就专挑这种鲜嫩的莲蓬。”

老皇帝就笑了,“好,皇祖父今天也算是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

萧黎就点头,“皇祖父,您可真谦虚!”

老皇帝就笑道,“不是古人都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么?皇祖父是人,又不是神、圣人,怎能什么都懂?”

萧黎就点头,嘴角的笑意甚浓,“皇祖父所言极是,阿黎记住了!”

老皇帝见她如此地上道,遂就满意地点了点头,“嗯,阿黎你得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咱们都要保持一颗谦虚向上的心态,切莫骄傲自大!”

“嗯,阿黎知道!”

“最近累不累呀?!”老皇帝接过萧黎递过去的一把莲子,跟着就问。

萧黎就道,“不累!皇祖父在庄子上住的开心么?!”

老皇帝吃了一颗莲子之后就道,“开心,可开心了!每天早上一起来,就能看到一大片长势良好的庄稼,还有每天都能吃到新鲜可口的菜肴,最主要的是皇祖父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小阿黎,能看到你啊,皇祖父就很高兴。”

萧黎的眼睛就笑眯了起来,“阿黎每天能陪着皇祖父一起出去遛弯儿也很高兴,皇祖父喜欢这里咱们可以在这里多住些日子。”

“好,多住些日子!”

就这样萧黎他们在庄子上足足地住了一个半月才回京,回去的时候,正值稻子成熟的阶段,一路上到处都是老百姓们在田间收割劳作的景象。

“皇祖父,今年是一个丰年,咱们可以好好地过一个年了!”萧黎撩起马车帘子,看着外面的景象就忍不住地侧过头来对着老皇帝道。

老皇帝朝外面瞅了一会儿之后跟着也就叹道,“是啊,老百姓们今年总算是不用再挨饿了。”

“皇祖父放心,以后老百姓们也不会再挨饿了!”

“这怎么说的?若是老天爷不赏脸,老百姓们的日子照样难过呀!”

萧黎就道,“因为咱们修了水渠和堰塘啊,皇祖父,依阿黎之见,我们仍然得多修建水渠与堰塘,这样干旱之时能储水,洪涝之时能排水,不仅如此,咱们还得多修路,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老皇帝就笑道,“我怎么没听说过这句话啊?!”

萧黎就道,“这不是名家之言,是阿黎说的,皇祖父您看啊,像那些偏僻闭塞之所,说不定有些人祖祖辈辈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见识过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因为交通不便,大家都封闭着,像有些地方的土特产在外面就是抢手货,可是在他们当地自己人的手中却是不值钱的玩意儿。

若是这交通便利了,山里的人是不是就能经常地带着自家的土特产到外面去与人易货了?这一来二去地不就能积累起来财富了么?

等手里的财富积累的多了,他们就又能去往更远的地方了,比如说以前是山里来带镇上,后来就是由镇上去到县里,再然后由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