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正统嫡脉要造反
  4. 第191章 出主意
设置

第191章 出主意(2 / 3)


给老皇帝一拱手行礼。

老皇帝就道,“上回我们大魏朝之所以能那么顺利的打败西齐国,除了忠武侯父子两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之外,还有袁重的功不可没,要不是他暗中配合,搅动西齐国与其周边的几个邻邦之间的矛盾,我大魏朝不止三万多人马的损伤。

当初在他去执行任务之前,我曾有向他承诺过,倘若他这次能圆满的完成任务,回来朕定当重重地嘉奖于他,现在他回来了,我也该兑现我的诺言了。

只是当初派他出去的执行任务的时候,是秘密地出行,朝中除了忠武侯父子知晓此事以外,其他人皆不知晓,而且这种事情怎么也不方便拿到台面上来说,否则咱们大魏朝在诸国面前的形象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到时候恐不利于我大魏朝征战天下,势必会引起他们强力的不满和奋起抵抗。

所以要嘉奖他的话,我还必须的找个合理且适当的借口,否则不能服众,堵不了那满殿文武大臣们的悠悠之口。

那袁重倒是说他不计较这些,能为朕我朝廷尽忠也是他莫大的荣幸了,可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岂有不当真的道理?再说那个做臣子的不想自己被封侯?

但是朕想了好些天了也没有想出该以何种名目来兑现对他的承诺。”

看着自家皇祖父那皱起的眉头,萧黎就问,“皇祖父,那您是打算要怎么地嘉奖他啊?”

老皇帝就道,“这次跟着忠武侯一起上战场上的几个将军都是封了侯爵的,皇祖父就想着也干脆给他封个侯爵算了,这样倒也不算亏待他。”

萧黎就点了点头,“确实是点难度,我大魏朝封爵历来就是以军功轮赏,或者就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之人方能受封为侯爵,其他方面难如登天。

但眼下咱们与周围诸国之间也不可能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发生,现在诸国都是急需要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方为上策,所以通过军功封侯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了。”

老皇帝也就点头,“是啊,皇祖父也是这么想的。”

萧黎跟着就又问,“皇祖父,若是您把袁大人真封了侯,那么他势必就要由幕后转为幕前了,那您可有想过又让谁来接替他目前的职务呢?”

老皇帝的眉头就深皱了起来,“是啊,还真没有谁比他用的更顺手的了。”

萧黎就继续出主意道,“皇祖父若是真的舍不得他,倒是可以不必急着嘉奖他本人,要不就找个什么由头嘉奖他的家人吧?”

萧黎的这一句话,倒是让老皇帝如醍醐灌顶,“唉,这倒是个可行的法子。”

所以没过两日,萧黎就听说了袁重的嫡长子由原来河南新郑县的县丞直接调回左冯翊治下的万年县做县令。

虽说只升了一级,但是左冯翊那可是属于京畿之地,说起来也是属于京官的范畴了,地方官调任为京官,那是实打实的属于高升。

况且他儿子出仕才刚刚一年的时间,一年就能由一个小小的县丞升任一县之最高长官,这也算是升职加俸最快的了。

要知道他们大魏朝的官员考核年限是三年才轮一次,好些能力出众的因为合适的官员替补位置,那在县丞那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好些年。

像五六年不得升迁都算是比较普通正常的,他记得有几个县丞那一在那个位置上干就是十多年之久,有一个县丞好不容易等来了升迁的机会可结果却是因为年龄过大病逝在了任职的途中。

他儿子能这么快的就由地方官员升迁至京畿之地的父母官,若是他后面再表现得优异突出些,到时候可以向太守,刺史,州牧之类的官员升任。

为人父母的,在未成亲之前肯定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前程利益得失,可一旦做了人父母,那考虑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后代子孙了,自己都是其次了,他儿子若是能做到刺史,州牧之类的官职,他袁重这一生也就不用再为他的前程担心了。

侯爵固然能承袭子孙三代,可若是子孙们自己不争气,就算能承袭也不会有多荣耀,所以还是要像忠武侯家那样,自己的前程自己去创造,这样方能立世。

所以,老皇帝对他的这一赏赐他很高兴,绝对要比他自己得了侯爵还要令他高兴和满意,况且陛下也说了,他袁重将来还有的是机会封侯,不愁这一次没了就没了,他跟着陛下二十多年了,所以对陛下之言他一直都是信任的。

元宵节过后没几天,风雪便停了,虽然天气还很冷,但是偶尔却有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钻出来,而地面上的冰雪也在开始慢慢地融化。

“主子,青统领那边送来的几个人属下也已经安排他们在庄子上住下了,”萧黎正在核对一些账目,陆詹士就突然进来禀告道。

萧黎仍旧一边不停地拨弄着面前的算珠,一边头也没抬地回道,“好,待过几天天气再晴朗些,你便领着人将那些粮食种子送到庄子上去,让他们按照着我的这本册子上所写的内容进行播种种植,”说着萧黎就从桌面上拿起一本书扔给他。

陆詹士小心地接住,且恭敬地应着,“喏!”

然而萧黎又道,“我之前跟你提的咱们今年还要经营一些产业,你那里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詹士回道,“主子放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