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正统嫡脉要造反
  4. 第92章 事在人为
设置

第92章 事在人为(2 / 3)


陵长公主上前来向老皇帝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起来吧,也不是外人,”老皇帝难得的和蔼着说道。

“喏,”巴陵长公主起身。

老皇帝就对着她道,“我现在还有些事情需要跟几位大人商议一下,你先去到御花园里走走,或者回你之前住的广阳殿去看看吧,午膳的时候我着人去唤你。”

“喏,”巴陵站公主行礼告退,并朝萧黎招手,“阿黎,快下来。”

“哦,好!皇祖父......”萧黎正要给老皇帝行礼告退,却见老皇帝道,“阿黎就不陪你一道去了,让她留下来,咱们爷孙俩也好久没见着面了,今天难得的进宫来一趟,就让她多陪陪我。

阿黎,你要绘画,还是看书,都可以,那边有书,我让王明德给你找了几本,你有什么不懂的,一会儿皇祖父给你讲解。”

“谢皇祖父!”萧黎朝老皇帝行礼,然后转身就哒哒哒地朝老皇帝特意为她准备的那张小几处跑了过去,跟着就在旁边坐了下来。

巴陵长公主子在朝老皇帝微微地福了福身之后就领着人退出了大殿,几位大人们面面相觑,不过心里却都觉得这陛下宠孙也太过了些,要知道他们这可是在商议正事和要事呢,陛下却让个小孩儿坐在旁边,这算个什么事啊?

不过几人虽然心里有些觉着不妥,但也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毕竟现在嫡脉这边就只剩下这么一根独苗苗了,陛下难免就看得尤为的贵重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老皇帝金口玉言一出,刚才讨论着事情接着继续,萧黎坐在一旁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认真地翻阅了起来。

几个大人见她那么乖巧,不言不语的,一个人静坐在那里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讨论的事情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干扰,遂之前心里犯的那点嘀咕也就觉得没什么的了。

萧黎看起来是在认真看书,可实际上她却有分出一丝心思来在尖起耳朵地听他们讨论的问题,现在朝堂上最主要也最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跟西齐的仗要不要打?

要打的话,首先是辎重粮草这些,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是一个既耗费时间又耗费钱财的事情,若是辎重粮草这些准备不充足,那么这个仗十有八九都是要输的,兵马连饭都不饱还哪有力气去打仗?

其次就人马的问题,她皇祖父继位四十多年来,除了最初的几年和中间的两三年没跟人打仗外,其余的时间基本上年年都在与人打仗,打仗不光烧光了国库的钱粮,也把老百姓给烧穷了,同时也把人给烧没了。

之前她有查阅过她皇祖父初登基那会儿的户籍,那时全国有一千二百多万户人家,总人口数达到五千六百多万,到她皇祖父与人开第一场仗的前夕,全国有一千三百多万近一千四百万户的人家,全国的总人口数大约是五千九百多万人。

但是现在他们国家只有九百多万户,人口总数还不到四千万,其中很多都是些孤寡老人或者是稚子孩童及一些未成年人,以及一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残之人。

老实说,他是很能理解那些主和之人的心思的,这没钱粮没人的,这个仗还怎么地打啊?那打耗的还不是国力,苦的是老百姓,所以要她说啊,这个仗能不打还是尽量的不要打,但这貌似也不是她所能左右的,一切还是得看老皇帝的意思,他要是打,谁还能违抗命令的不打不成?

萧黎知道这个事情今天是议不出个结果来的,这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在那个主战还是主和上扯来扯去的,委实没得点意思,所以她也便收了心思,认真地看起她案牍上的书籍来,以至于老皇帝跟那些大臣们什么时候结束话题的她都不知道。

老皇帝见她看书看得十分认真,遂也就没有去打搅她,而是直接就拿起了面前的奏折开始批阅了起来。

萧黎读完一本书之后,王公公就过来提醒她,“小主公,该用午膳了!”

“哦,好!”萧黎放下手中的书籍,然后去到不远处的案前用膳。

待午膳结束之后,老皇帝要去外面走走,叫上萧黎和她姑姑一道,期间,毫无疑问的老皇帝对她的学业又考校了一番,不过今天考校的内容却是从萧黎刚才读的那本书籍上来的。

萧黎没有让他失望,就他提出的那些问题萧黎都能一一作答,虽然有两处的答案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最主要的点子还是答上来的,这对于一个还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已然是不错的了,老皇帝很满意。

消食回来之后,老皇帝就就着上午他跟几位朝臣们的商讨事宜又向萧黎复问了一遍。

萧黎就道,“为什么要打仗?”

“嗯?!”老皇帝就是一怔,看着她的神色就严肃了起来,“别人都欺到了你的头上了,你不回击么?”

看来老皇帝是主战的!

萧黎就跟他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是我们跟人家打,而不是让别人跟人家打呢?”

“嗯?!”老皇帝又就不明白她这话语里的意思了。

萧黎就继续跟他解释道,“倘若今年没天干,是丰收之年,咱们国库充盈,这场战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所谓泥人儿都还有三分火性呢,更何况我们还不是泥人,我大魏向来就不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