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4. 第二百八十四章 苏富比与佳士得
设置

第二百八十四章 苏富比与佳士得(2 / 3)


图亚的冈萨加家族、乌尔比诺的蒙特菲尔特罗斯家族、费拉拉的埃斯蒂斯家族,当然,还有科莫的卢西尼家族,成为了世人津津乐道的阔绰收藏家。通过考古学家对古迹的发掘,手工匠人对古董碎片的加工与修复,以及委托艺术家进行希腊化文物复制等三种方式,这些家族不仅成为了古代艺术的继承者,也成为了新文艺的开拓者。

the godathers o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的教父。

世人赋予美第奇家族的这一历史评价,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后来者的收藏欲望。十六世纪,私人工作室、家族博物馆、商业画廊蔚然成风,专门服务欧洲最富有的一帮权势人物。十七世纪,整个欧洲,从最西边的伊比利亚联盟,到最东边的莫斯科公国,已经没有对艺术收藏无动于衷的君主、贵族和巨贾了。

路易十四时期的财政部长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法国最著名的红衣主教兼缁衣宰相黎塞留和马扎林、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威廉、西班牙王国的腓力三世与四世、第一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第十四代阿伦德尔伯爵托马斯霍华德、英王查理一世,还有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这些伟大的政治人物,都不吝巨资进行艺术赞助和藏品收集,不光是在当世展现他们的财富与实力,更是为了让后世通过这些不会褪色的传世宝物,永远记住他们的声名。

当一种高端消费行为普及到这种地步,势必会引发涓滴效应——与金钱无关的涓滴效应。先是国王和贵族热衷,然后是银行家与商人效仿,再是想要跻身上流阶层的新晋富豪大举跟风,到了十八世纪,想要购买艺术品的人,已经多到无法让卖家一对一服务。

消费者必须聚在一起,争相竞价,以期自己挣来的财富,可以击败其他虎视眈眈的对手。人们很快发现,不只是购买艺术品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竞价叫卖本身,也能给胜者提供足量的关注,和随之而来的话题度、曝光度与荣誉感。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项剥离了全部伪装,仅以金钱来决胜负的“绅士运动”。

由此,拍卖行便诞生了。

“苏富比成立于1744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

坐在苏富比新邦德街总部二层的一间转角办公室里,内购部门的高级总监奥蒂莉温莎,正在向韩易做着拍卖行的介绍。这位典雅大方的金发女郎,拥有一个在英国具有特殊意义的姓氏。韩易不可能去直接询问对方的家族渊源,但仅从她鼻峰的走向、双唇的纤薄与眉弓的寡淡程度来判断,应该跟白金汉宫里的那一家人,至少是远房亲戚的关系。

艺术收藏,是一个讲资历、讲能力,更讲出身、讲传承的行业,苏富比的伦敦办公室里坐着一两个温莎,也不会令人感到奇怪。

“我们在全球85个国家开展业务,运营着80间办公室,和数以百计的艺术展示厅,代理出售52类艺术品和豪华房产。去年,我们的拍卖成交总额,达到了惊人的51亿美元。”

“我们佳士得是74亿美元。”

约莫三小时后,在圣詹姆斯广场旁国王街8号的佳士得伦敦总部,约书亚格雷泽从容自若地对奥蒂莉温莎隔空回击。这位纽约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是佳士得内购部门的数名私人销售主管之一。

佳士得按照艺术品的类别,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个种类: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战后及当代艺术、美国艺术、19世纪欧洲艺术、欧洲家具和艺术品、中国陶瓷及艺术品、古代艺术与古董、书籍与手稿、手表与腕表、珠宝,以及“old masters”,每个种类都会有一个统管全球的销售主管。

而约书亚格雷泽,正是主要负责“old masters”类别艺术品的销售主管。

“old masters”的字面意思,是老大师。而在艺术史上,“老大师”指任何十九世纪在欧洲扬名的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也就是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贝利尼、卡拉瓦乔,还有伦勃朗,都算是“老大师”的一员。

而这,正巧是韩易最感兴趣的类别。

“没错,苏富比成立于1744年,佳士得成立于1766年,他们比我们早出现二十二年。但是,在两三百年的时光刻度里,仅仅二十载的差距,能产生多重大的影响呢?1744年没有电,1766年也没有。1744年没有wii,1766年亦然。”

“that's a parison made by……no one ever。”

韩易被约书亚格雷泽夸张的比较逗得一乐。跟苏富比的奥蒂莉温莎一样,韩易也对这位常驻纽约,弗里兹艺术展期间才来到伦敦出差的美国拍卖行高管的身份,有一个大致的猜测。

温莎、格雷泽,艺术收藏的私密世界里,果然都是些熟面孔。

“是的,没人会这样做比较。我个人很尊敬塞缪尔贝克先生,但他将拿破仑带去圣赫勒拿岛的书籍卖给好奇英国贵族的往事,并不能帮您挑选到心仪的藏品……而且。”约书亚格雷泽竖起食指,强调道,“如果非要比底蕴的话,佳士得才是最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