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4. 第28章
设置

第28章(2 / 3)


杏花园外见青山 , 这株杏花正衬兄长 …... 花儿晓得兄叫见山 , 故专程来见兄长 …... 好兆头呀 !“

三哥怔了怔 , 呢喃细品弟弟的话 , 满眼欢喜跑过来揪了揪乔时为的脸蛋 。

乔见山走到厅里 , 高呼道 :“ 爹 , 爹 , 你家小儿子愈发厉害了 , 你快来听听罢 。

绘声绘色把事同父亲讲了一道 。

小小外乡客栈里 , 因为一枝杏花 , 给父子仨添了许多温情 。

“ 你们娘亲还担忧我一人照顾不好你俩呢 , 多余的担心 。“

翌日 , 父亲领乔时为到国子监核验身份 , 确认参试资格 。

所谓 「 国子 “, 出自 《 周礼 》“ 以三德教国子 “, 指的是权贵子弟 。

只是随着科举的出现 , 士庶之别渐渐缩减 , 以招收官员子弟为主的国子学减额 , 反是一视同仁的太学大受追捧 。 国子监徒留 「 国子 “ 之名 , 实则以太学为主 。

“ 乔时为 , 年七岁 , 河北西路定州晋阳籍 , 受开封府判官薛仁芳保荐 , 能诵 、 写

《 论语 》 《 孟子 》 《 尚书 》 三经少误 , 略解经义 。 “ 监录官对照保荐书念道 。

监录官核查了乔时为父子的籍书 、 路引 , 确保无误后 , 点点头 :“ 尚可 。“

于是在文牒写下 「 初等 “ 的字样 , 又简略写下乔时为容貌特征 , 交予乔仲常 ,0

嘱道 :“ 三月七日于国子监辟雍馆初试 , 仔细了莫耿误 。“

监录官动作不紧不慢 , 事事具细 , 尤其写字时细勾慢画的 。

无他 , 馆内不过三四十名童子等待核验 , 纵是半日忙不完 , 一日总是够了 。

乔时为扫了一眼众位学童 , 只见他们衣冠洁整 , 想来都有不错的家境 。

能参加童子举的孩子大抵有三类一一

一是名门望族子弟 , 为了彰显门第 “ 父教其子 , 兄教其弟 “ 的读书之风 , 这些 3

弟稍显天赋 , 便会被家族专门培养 , 再寻人举荐参试 。

二是高官子弟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但有天赋者 , 不愁无人举荐 。

第三类便是今日到场的众位了 , 乡学里偶然发现其有背记之资 , 当地小有名声后 , 经由县学 、 州府学一级级举荐至礼部 。

唯有第三类学童需要提前过来核验一遍身份 。

乔仲常见有好几个学童的文牒上写了 “ 中等 “ 的字样 , 一时有些后悔 , 他低声 *

乔时为道 :“ 你祖父太过谨想了 , 理应多写两部经的 , 不为搏 「 上等 「, 拿个 「 中等 「 也好 0

“ 家里商议好的事 , 父亲可别临时变卦 。“ 乔时为亦低声应道 ,“ 再说了 , 文牒上写的只是初评 , 究竟有没有那本事 , 须得考过才知晓 …... 父亲路上不是说了吗 , 童子举没那么容易 , 孩儿填了初等能保得初等 , 他人填了中等未必能得初等 。“

“ 有理 , 有理 …...“

要称一声 “ 神童 “ 岂有容易的道理 ? 参试的童子大多七八岁 , 九岁都算大了 ,

舫年纪要背下两本经书少出差池 , 考验的不仅是童子的记性 , 还有他的定力 。

纵是日日月月背 , 到了跟前 , 又须有些胆气 。

童子举分为三场考试 。

第一场为初试 , 设在国子监 , 主要是当场核实学童是否如荐书上所言 , 真有那等读书本事 。

考试无非是背诵 、 默写 , 偶尔遥见能耐的学童 , 也会令其试帖诗一首 。

过了初试者 , 才算得上是真正参加童子举 。

未过者 , 当场赐布一匹 , 以示鼓励 , 遣送回乡 。

第二场为覆试 , 由礼部位贡院内举办 , 为的是给学童们定等级 。

能背能写 、 能诗能赋的 , 推为上等 , 送至中书省终试 , 或看官家是否有兴致殿诚 。

能背五经以上 , 或是通经义 、 能文 , 有所特长 , 可推为中等 。

能背两经的 , 督通经义 , 可推为初等 。

总之 , 因为参试的学童并不多 , 回回标准皆不大一样 , 如何评判等级亦有商讨的余地 。

覆试未过者 , 当场赐布一匹 , 以示鼓励 , 遮送回乡 。

第三场为终试或殿试 , 唯有上等者可参加 。

至于赏赐 , 倒也容易分别 , 上等者赐出身 , 成年后可直接授官 ; 中等者赐解额一或两次 , 往后可免解试参加会试 ; 初等者入国子监 。

到了初试这一日 , 父亲送乔时为至辟雍馆外 。

其他学童还在耍脾气不敢一个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