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把关就要严格,咱们求精不求多。我觉得可以这样,前期咱们干脆不对外收搞,只收关于乔代数跟乔几何的研究性文章。”
周良诧异道:“那数量也太少了吧?”
张明睿答道:“实体印刷刊物可以先做年刊嘛,一年总能凑出十几、二十篇文章。不过网站上的电子刊可以随校随发,只要过审了校对完成后就先发电子版。”
“那审稿人?”
“这个简单,现在拿着乔泽的论文去找足够分量的审稿人应该不难。至于其他论文前期可以让乔泽来做主审稿人,等到乔泽把这个系列的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完之后,估计几年也过去了,到时候再邀请乔泽担任新期刊的主编,保证影响力。”
“是个好办法。”
周良兴奋的连连点头,道:“我觉得这个期刊可以叫数理新发现,你觉得怎么样?期刊由咱们数理学部筹办,先从理论向做起,然后理论跟应用向论文兼收。一份刊物兼顾数学跟物理两门学科,一起冲击世界级顶刊行列!”
看着周良兴奋的样子,张明睿却冷静了下来,直接扑了一盆冷水:“我觉得挺好,不过没用吧?咱俩商量的再好,也得乔泽同意吧?他不同意的话,伱去哪拉论文,拉审稿人?”
一句话,迅速将周良从近乎完美的理想中拉回到现实,讪讪的笑了笑道:“那咱们再合计合计?”
“嗯。”张明睿点了点头,思考片刻后说道:“这期刊光由数理学部筹办,估计难度比较大。乔泽也没那么好说话,不如把西林工大也拉进来。”
“对,我们不是还有个筹码没用吗?乔泽一直想让那个李建高成为院士,我们可以找数学部的院士联名保荐!这样,要不现在就把李建高教授请来,一起商量一下?”
“别。年轻人脸皮薄,贸然把李建高请来摊开了聊反而不美。你没发现今天下午这么好的机会,乔泽都没叫上他的导师?反而是他们那个院长留在那?我觉得可以把徐大江找来谈谈这个事。
一方面如果能说服学校这边,能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有个传话的,不存在面子问题。达成了协议,明天再去跟乔泽谈,最多我们在西林多留一天。就是想要说服学校这边怕是都不容易啊!”
周良想了想,跟着长出了口气。
的确如此,自家的期刊能不能发展起来是未知数,但乔泽对外发的论文那可都是香馍馍,对于学校而言,那都是肉眼可见的好处。
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有大局观跟长远的目光……
“嗯,行,那我先给徐大江打个电话,总得先试试。实在不行,咱们多让点好处!”
……
此时徐大江刚刚走进西林数学研究所的乔泽办公室里。
自从乔泽从之前的实验室搬到这栋三层小楼之后,徐大江来见乔泽倒是方便了许多,不像每次去那个涉密部门都需要先登记,然后按照规定出入都有一堆繁琐的手续了。
但却多了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今天带着这位杜主任来个乔泽见面。
只能说他这一天过得太充实了。
早上去接两位大院士,然后陪吃饭,下午来乔泽这儿陪喝茶,晚上吃完饭,他还考虑着明天在来跟乔泽聊聊关于新发现的事情,结果学校又给他安排了个任务,带着这位杜主任来乔泽这一趟。
说实话学校现在安排给他的任务越来越让他摸不着头脑了。
比如这位杜主任,连是哪个部门的主任陈校长都没跟他说,只说让他带着人来乔泽这一趟,杜主任有些事情要跟乔泽解释一下。
好吧……
虽然不喜欢这种没头没脑的事情,不过多年行政岗上的经验告诉徐大江,上头没有说明白的事情,他最好也别问。但凡知道了也都是麻烦事,所以只是客气的把这位杜主任带到了乔泽这边,正打算找个由头告辞离开的时候,手机又响了。
巧了不是……
“乔泽,杜主任,张院士跟周院士叫我去有点事情,我先走了啊。”
“嗯。”
“徐院长慢忙。”
“不客气,不客气。再见。”
……
“乔泽,昨天晚上的事,怕其中可能有误会,所以我才专门来这一趟。这是完整安保的方案。”
徐大江走后,杜主任干脆的将一份文件递给了乔泽。
显然这位杜主任来之前也是做过工作的。
知道乔泽不太喜欢废话。
不过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有专家专门研究过乔泽的性格,还出了报告。
“嗯,谢谢。”
乔泽接过报告,飞快的扫了几眼……
果然,还是光刻机跟豆豆的锅。
让乔泽有些意外的是,大型光刻机设备项目组已经把主体结构建的差不多了。细节部分,经过超算的模拟,也越来越贴近理想的数据,这效率的确是够高的。
不过真要这玩意开始试运行,保持现在的效率,起码也还得一年半时间。
这种工业产品对精度的要求太高了,光是工程方面的调试,大概都需要半年左右。
至于他如此受关注,还是光研所两位院士在报告里把他在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