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祥虽是文献部主任,也并未放弃田野考察,最初聚焦于北平与河北周边,后来又走访了河南、山东、江苏和陕西等地。
此外,两人还联手拟出了故宫文渊阁、景山万春亭的修复计划。
但梁思成从未忘记自己的夙愿。
四年前抵达大同时,他就深信,在华严寺和善化寺的一些建筑细节中,一定潜藏着唐代的痕迹。
他猜测,有一些与《营造法式》规则不符的细节,或许就是残留下来的唐代手法。只是,这一切还只能停留于猜测。
山西赵城县的女娲庙,曾让他心存幻想,因为庙志宣称它是唐朝天宝六年重修的。
然而,仅仅看一眼正殿的斗拱,蔡廷祥、梁思成一行就已经知道,它的建造年代不会早于元末明初。
而在赵城兴唐寺,这个也号称的唐代建筑,尽管需要绕很长的路进山,他们还是决定前往探查一番。
他们一路走了十三个小时,中途又在霍山的山神庙中借宿了一晚,次日才终于抵达兴唐寺。
可惜,他们所见到的,却只是几座清式的小殿和西洋式的门面,古建筑早已被拆除殆尽。
但是这次与往常任何一次都不同。这一次,他们有了新的线索。
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中,莫高窟61窟的佛龛背后,有一面巨幅壁画《五台山图》。
这幅巨幅壁画长1345米、高342米。在它的空间里描绘了唐代五台山的寺庙群,从河北镇州到山西五台山,数百里山川、寺庙、风土、民情,历历在目。
而其中有一座寺庙,名为“大佛光之寺”,根据壁画上呈现的方位来判断,它应该不在五台山的中心地带。
于是,考察团从太原到东冶,换了骡车以后,没有进入寺庙云集的台怀镇,而是向北走,沿着偏僻的山间小路向南台外围一路搜寻。
终于,二十多棵古松沉默地迎接他们,单是看一眼佛光寺的斗拱,就带给他们极大的震撼。
它“巨大、有力、简单,出檐深远”,他们下意识地想到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那是他们曾经寻访过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柯岩、楚文明和王一博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古建筑考察。他们都为这些古建筑的博大精深所吸引。
佛光寺大殿中的佛像,与敦煌石窟中的塑像相仿,他们深信,这些应该都是晚唐的塑像。
在庄严的佛像群里,角落处有一尊小小的女子像,一副世俗装扮,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
僧人告诉他们,那是邪恶的武则天。
他们只是付之一笑。这种说法是不是牵强附会?只有通过考察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