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朱允熥赵宁儿
  4. 第42章 熟悉政务
设置

第42章 熟悉政务(1 / 2)


昨夜,朱允熥做了个不可描述的梦,打了个激灵。

清晨,又被尿憋醒。

掀开被子,他看着褥子上那一团已经干了的污渍微微皱眉,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微微叹息。

少年人的身体里,总是有着熄灭不了的火焰。随后起床梳洗,到后殿之中打了一趟军体拳,五十个俯卧撑,又跑了两圈,直到出了许多汗,身体里的火似乎才消退不少。

“皇爷爷起来了吗?”坐在偏殿的书桌前,朱允熥一边擦脸,一边问道。

朴无用垂首站着,低眉顺眼,“皇爷昨夜没回奉天殿安置,在惠妃娘娘那儿睡的!”

朱允熥恍然大悟,不禁笑道,“老头行啊!”

接着他没有马上用早膳,而是让王八耻把奏折捧来,细心的看着。

作为皇储,他不但每每在老爷子和朝廷大臣商议政事的时候要旁听,发表意见。而且,老爷子还许了他批阅奏折的权利。

当然,他批阅之后,老爷子还要再看一遍。

从皇储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君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先洞悉这个帝国的内政和缺点,才能在以后做出相应的改革。任何的改革都是建立在以前的制度之上,必须要贴合实际。

若是直接上来就什么大力发展商业,这个也改那个也变,不切实际的拍脑门,只怕不但于国家无益,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越是深入这个时代,这种感触越深。很多事,千万不能拍拍脑袋突发奇想,你认为的好东西,要真正能适应这个时代,真正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好处,才是好东西。

满朝中枢大臣,各个都是两榜进士,他们或许有些迂腐,但在治理国家一事上,他们的能力和看法,远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第一份奏折,河南布政司使许珪奏。

“今岁,河南开封,彰德两府大旱,田收十不足其四。百姓只可果腹,于赋税无力。臣斗胆,叩请陛下免除两府百姓夏税。”

第一份奏折就不是好消息,我们这国家太大,哪怕是再太平的世道,也总有地方,遭受天灾人祸。

朱允熥提笔,工整的写道,“即命镯其税免税,着户部给事中,督察院巡按御史,核算河南旱灾之地百姓人口,免除夏税,以安民心,以显天德。”

之后想了想,加重语气写道,“河南许布政,切记不可为掩盖过失,少报瞒报。民田收几何,关乎千万百姓生计。临近年关,若百姓饥苦,则立即上报,或是从关仓赈济,或是户部调拨钱粮,万万不可马虎。”

“今岁有旱,不知明年如何,春耕转眼即到,两府百姓春耕之事,更要慎之又慎。上,天恩高得,尔切记以民为先。把两府的旱情,百姓民生之艰难,及明年春耕的事宜,详细条陈奏报,不得延误!”

他是皇储,老爷子许用御笔朱批。但是他不能用皇帝的口气,而是用皇储的口吻。地方官也看得出来,这是老爷子让朱允熥先和地方大员们,熟悉彼此。

看完了河南的奏折,朱允熥拿起一份空白的奏折,继续提笔写道,“天灾非人力能免,然有些许官员,为了前程官位少报,瞒报,使得百姓不能沐浴天恩,使中枢不能第一时间体察民情。”

“孙儿有些许浅薄之见,北方易天灾之地,朝廷应派遣督察御史,进士,国子监监生巡视。体察民情,把地方积弊以及民生详细奏报朝廷。若有灾,则御史,进士,监生三体督察,惩办玩忽职守之官员。”

“过去朝廷惩办,皆以官为首。孙儿以为地方里长,甲首亦不能免除责罚。”

“凡部内有水,旱,虫,霜雹等灾,一应损伤田亩,有司官吏即刻层层上报。而玩忽职守,不受理灾情,推脱了事,在其位不谋其政之官,各杖八十。”

“里长,甲首同罪!”

“而有灾年侵吞田亩者,里长,甲首和侵吞田亩大户,侵一亩杖四十,五亩一百,家产抄没入官,分发穷苦百姓!”

写完之后,朱允熥再次看了看,珍重的放下,等着墨迹被晾干。

天灾不可怕,大明如今国力尚可,可以赈济灾民安定民心。但可怕的是,天灾之年有官吏不作为,更可怕的是天灾之年,成了侵吞百姓田地的机会。

地方官员不作为,百姓为了活命,势必会和大户人家借高利贷,用田地抵押。等灾情过去,不管百姓生计如何,田产都成了别人的。

而这其中,这些侵吞田地大户人家背后,最大的依仗倒不是官府。乃是地方上那些里长,甲首。就是什么乡长,村长,这些人才是基层的恶霸。他们之恶,甚于贪官。

接着,朱允熥又拿起第二份奏折。

“臣,领前军都督衔,甘肃镇总兵杨春上奏。”

这是军事的奏折,甘肃卫是边关大镇。

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800公里。

在朱允熥喝了一口浓茶,仔细的阅读起来。

“本卫前沿哨所,地处偏远,督军府运输钱粮多有损耗,商人运送粮草,时常有马贼百姓骚扰,动辄有性命之忧。臣斗胆,叩请陛下,请许臣以无主之地,发卖于商人,准其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