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客栈是一条巷子,巷子里遍植花木,即使在冬季也有花盛开着,在阳光下,常常使人忘记了季节。
巷子里很安静,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去,拐了个弯之后,眼前的建筑忽然就换了风格,不再是灰墙黛瓦,而是变成了更低矮一些的石头墙。
带着美丽花纹的石头,经受过岁月的洗礼,表面镌刻着风吹雨打的痕迹,透出一种深沉的厚重感。
石头的缝隙间,有颜色绚丽、形态各异的多肉,有细小的茎叶,有盘曲的根须……无不诉说着过往。倒是比苏子彦的客栈更多了一丝韵味!
连卿放慢了脚步,边走边时不时地伸手抚摸一下斑驳的石墙、鲜活的植物,忽得想起了一首诗——
小巷又弯又长
没有门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不知道当时顾城彳亍而过的,是不是这样一条小巷?
巷子很快就走到了头,巷子外竟然就是闹市区,连卿站在巷子口,眼前是人来人往的街市,身后是幽深静谧的小巷,好像时光在这里被分割了。
真是大隐隐于市啊!
连卿笑笑,迈步走出巷子,走进烟火红尘之中。
今天再看,那种压抑肃杀之感就弱了很多,好像街上的人都多了一些。
连卿这次出来的本意就是打探情况的,便决定先找间茶馆去坐坐。
蜀地街头最不缺的应当就是大大小小的茶馆了,连卿边走边看,选了一家人最多的走了进去。
茶馆里的人三五成群地坐着,真是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和后世唯一不同的是,没有打麻将的。
有几桌旁边或坐或站着唱小曲的姑娘,其实茶馆里熙熙攘攘,根本听不清姑娘唱的是什么,大约只是单纯欣赏美色吧。
连卿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碧螺春,几样茶点,安安静静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虽然人声嘈杂,充斥着的都是蜀地方言,但是得益于自己走南闯北的经历,还是能听懂七八分的。
忽然,附近一桌人的谈话引起了连卿的注意。
“老子一家最近也不知道是吃了啥了,一天跑八次茅房,人都要拉虚脱咯!我儿子直接拉到躺在床上起不来咯!”
“老子也是,不光拉肚子,还起疹子,我婆娘的脸上都是红点点!”
随着俩人的声音落下,周围又响起几声附和声:“我也是哦!今天出来就是来抓药来了!”
“昨天我姑婆过来,也是身上起疹子,痒得很!”
……
连卿起身:“我出去一下,你们在这里等我。”
清秋想起身跟上,被连卿按在了板凳上。
连卿来到后院,四下看了看,走到一个僻静的无人角落,对着空气中问道:“是不是有人跟着我?”
随着空气中微微响起的声音,一个身影落在眼前,毕恭毕敬地单膝跪于连卿身前。
“请公子吩咐!”
“刚才茶馆里的人讨论的事情你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
“那麻烦你去查一下,他们居住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症状。”
“是!”
话音刚落,人已不见了踪影。
这种事,暗卫去做,比自己专业的多,也快的多。
又坐了一会儿,没有再听到什么不寻常的信息,时间已近午时,茶馆里的客人也陆续离开了,连卿便也起身离开。
顺着街道往前走,又看到了熟悉的酒楼。
“走,我们吃饭去!”
三人进了酒楼,今天的酒楼倒是没有那一天的热闹。还是坐在那天的位子上,小二还盯着连卿多看了几眼。
看起来面熟得很,但是似乎又不一样了。
那天来的外地公子,面如冠玉,清雅矜贵,今天这个……看起来很像,但是怎么黑了这么多?小二还看了看窗外的天,难道是被太阳晒的?而且这穿着打扮也朴素得多了。
难道外地的公子都长得这么像吗?
连卿没有理会小二眼里的探究,熟练地点了菜,然后又是熟悉的长流茶环节,虽然已经见识过一次了,清秋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普通的茶水从那长嘴壶里流出来,似乎都变得格外香醇了。
等菜的间隙,连卿开始仔细打量起酒楼。那天没有什么心思,没有仔细看过。看着看着,连卿的目光停在角落的梁柱上。
看了一会儿,连卿索性站起身走到近前细看,越看越眼熟,伸出手指轻轻描摹着,想起来了——这和苏子彦给自己的玉佩上的纹路是一样的!
为了确定,连卿还摸出玉佩来仔细比对了起来,果然,一模一样!
这应该是也是苏子彦的产业吧!怪不得那天没见朔寒怎么行动就确定了要入住的客栈呢!原来是找到“老巢”了!
连卿微微一笑,把玉佩收好,又坐回座位。
菜很快就上来了,但是味道却比那天吃到的差了一点,连卿每个菜尝了一口,确实是差了,还不如自己小厨房里的厨子做得好!
正想着,眼前开始模糊了起来,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看到清秋和车夫“咣当”一声倒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