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立刻狐疑地看向他:“你这小子,又想要骗你爷爷我了?”
他哪次跟大孙子打赌赢过了?
老朱连连摆手:“不赌,不赌!”
有道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见爷爷就差把上面这一行字刻在脸上了,朱英只能叹一口气:“不赌就不赌吧,毕竟……”
“毕竟什么?”
听不到大孙子说后半句,老朱这个难受,忍不住追问道。
朱英道:“毕竟,爷爷你现在不是又穷了吗?”
老朱听不得“穷”字!
一听,就感觉脑袋开始疼了。
“他们真是个个能花钱!处处要钱,处处要钱,咱是能下金蛋,还是能点石成金啊?咱手里也没有聚宝盆啊!”
朱元璋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抱怨的对象,自然就是六部的官员们了。
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老朱又是半路起家,怎么治理国家,他都是自己摸索着来的。
既无长辈教导帝王之术,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个个都没这根筋,打天下他们在行,但教导皇上帝王心术?他们是真不在行!
就连被后世神话了的刘伯温,在这方面也是不擅长的。
人家是真有实才、真才,但在当初前朝还没完蛋时,就算是刘伯温这样的治国人才,也被正统文官集团排斥在外,根本没办法一展才华。
所以,即便刘伯温的确是个大才,但同样并不懂什么阴谋诡计,也不懂官场上的那一套。
老朱就是在这样一个完全不算熟悉的领域里,不得不做一只领头羊。
领着这群羊,就要让羊们能吃到新鲜的草,但现实中的“草”,是需要银子来换,而不是遍地都是的。
现实中“羊”们需要的草,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
老朱是眼瞅着国库充盈之后,又迅速在撒钱中空了下去。
光是想一想,他就肉疼,心疼,脑壳疼。
这还是在有朱氏公司在后面拼命搂钱,给国库填补的前提下发生的,若无朱英经商,老朱所面临的困境,只会更加恶劣。gōΠb.ōγg
朱英却微微恍神,为了老朱随口说出的那个“聚宝盆”。
在后世关于老朱的故事里,总是少不了一个被“卸磨杀驴”的沈万三,而只要有了沈万三,就少不了那个传说中的“聚宝盆”。
但实际上,沈万三早就已经去世了,沈家发家也有迹可循,并不是靠什么聚宝盆。
后世有了这样的故事传闻,一是源于沈家的确在老朱手里遭了殃,但这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就复杂多了,政治层面的问题居多。
二是沈家的确是巨富,拿沈家来说事,也更有传奇度。
三是老朱的确是招人恨,尤其是招文臣讨厌,而文臣集团的武器之一,就是文人那支笔。
只要文人造谣,连武大郎与其夫人这样无可指摘的好人,都能弄成后世那个样子,何况是本就暴戾的老朱?
朱英在心里感慨了一番后,就因着聚宝盆,想到了沈家,又从沈家,想到了其他南边的巨商身上。
而从南边的那些巨商身上,他再次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办法。
不,他所想的已不仅仅是赚钱的办法,而是可以让老朱再不必发愁国库空虚这件事的办法。
朱英:“爷爷,要不,咱们开海吧。”
“什么?”老朱觉得自己可能是听迷糊了,怎么听到大孙子提议说要开海呢?
开海,那是必然不可能开海的!
若是现在直接下令开海,那他的面子往哪里放?
哪有刚下令进行海禁没多久,就出尔反尔,又开海的?
私下派人去海外,那是私下的事,明面上开海,那绝对不成。
哪怕是大孙子提议,他也不会答应的。
老朱将脑袋摇得像是个拨浪鼓:“不可不可不可。”
朱英无奈:“只要开了海,银子就有了啊!国库自然也就不会再像现在这般空虚,你也不必头疼没银子了,这不是好事一件吗?面子虽然值钱,但当皇上,还是脸皮厚一点才能吃饱饭啊。”
这一点,他还是从汉朝的一些皇帝身上学的道理,他觉得厚脸皮真不是什么缺点,至少对于上位者来说,脸皮厚可以化解很多尴尬。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可惜,老朱还是相对要脸的,尤其是在对待那些出海商人时,老朱性格中的执拗,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哪怕提议的人是朱英,老朱也只是做到了不迁怒,不生大孙子的气,但要让他同意这个提议,反正是没门儿!
朱英被爷爷给气得都笑了。
“成吧!那您就头疼着吧!以后用银子的地方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