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上,坐着周瑞,驾驶员,王涛,和两个总装的武器评估专家。
颠簸中,周瑞犹自用笔记本电脑操弄着什么。
王涛拉紧扶手,说道:“周总,这么颠簸,无人机不会损坏吧?”
周瑞没有抬头,直接说道:“坏了也没办法,本身就是为了收集真实数据。”
军用部分,肯定是要设计专门的移动作战平台的,以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这时一个武器评估专家说道:“目前无人作战领域,只有美国有一定发展,不过都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你们这种旋翼无人机,还是太脆弱了。
周瑞头也不抬,说道:“嗯,你说的都对。”
不是他瞧不起谁,这东西.确实没人懂。
而大型固定翼又不是做不了,饭要一口口吃。
两辆车抵达了指定区域,试验场的西北边,距离演练“红方”,直线距离在7公里左右。
这也是综合三种无人机续航能力,得到的合理距离。
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只有荒草和碎石,偶有横风吹过,地上的枯草不甘寂寞的滚动。
两辆车上都下来不少人,将一箱箱充满电的电池,搬到了空地上。
这活可不轻松,东西贼重,三个成年男人一起才抬得动,哪怕是训练有素的兵哥哥也很吃力。
周瑞默默的将“自动换电单元”的开发,记在了日程里。
拔掉了插销,集装箱的朝四面八方展开,露出了里面的三层框架结构,一台台无人机,正在里面安静的趴着。
密密麻麻,看上去有种独特的肃穆感。
众人进行了一连串的调试,周瑞的笔记本连接到了“猛士”上加装的通讯塔,然后再连通了所有的无人机通讯模块。
50架无人机里的,都已经载入了他专门编写的指令程序。
但是和之前一样,他只能提出需求和指引,但无法判断“机械智能”会怎么处理。
周瑞拿出对讲机,说道:“蓝方准备完毕,申请演练开始。”
是的,这场演练中,他们是蓝方。
几公里外的塔台上,杨如彬和一些武器评估专家,正架着望远镜,观察全局。
他们视野更好,可以看到两边的双方。
杨如彬从红方那里,也收到了同样的信息,片刻后回复到:“准许开始,周瑞,注意安全。”
周瑞放下对讲机,按照老习惯,坐上了“猛士”的车上。
深吸一口气,周瑞说道:“所有人,远离作战平台。”
然后输入指令,按下了回车键。
起初,先是安静。
紧接着,连成一片的螺旋桨声,占据了这片空间全部的听觉频段。
10架zw-01,纷纷从框架中前倾飞出,然后“唰唰唰”的加速,两秒内速度飙升到了70km每小时,朝着荒芜的戈壁前进。
就像电影里的“穿梭机”一样,连成一道长串,带着略微的弧线,急速而去。
这个阵型,是周瑞特意编写的,专门用于集群式长距离移动,为后机减少空气阻力,看来“机械智能”学习的很好。
王涛暗道一声帅气!
两个武器评估专家,眯起了眼睛这个阵势
周瑞为了看的更清楚,干脆站了起来,狂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螺旋桨的加成,格外的躁动,将周瑞的衣服死死的压在身上,头发向后倒去。
接下来,就不用管了。
周瑞突然想到这算不算“一人成军”?
就让我看看.机械智能,会如何行动吧!
——————
这是目前为止,自组网数量最大的一次试验,50个机械单位。
无形的通讯,和不需要向人类翻译的数据,在自组网中不断交互。
“它们”在搜寻目标。
七公里,往返需要12分钟左右,但装甲连的并非集中在一点排布。
很快,这些灵活的小家伙,发现了第一个目标。
七人左右,埋伏在旱沟里的机枪班。
自组网中,仿佛有无声的交流,一长串无人机集群掠过时,尾端自动分流出来两架,在机枪班上空300米的位置盘旋。
下方的士兵,隐约听到了头顶的螺旋桨声,茫然的抬起头。
“卧槽!这是什么?航模?玩具?”
班长有些不确定,但很快还是一咬牙道:“打下来!”
立刻有战士端起枪朝天上射击,然而无人机非常灵活,并不是原地悬停,而是不断盘旋。
巴掌大的东西,近50km/h的速度,300米的高度。
子弹毫无命中率可言。
就在他们试图两人配合,扛起机枪扫射时,两架无人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又远去了。
“马上报告连长!”
另一边,某处混凝土掩体背后,一辆99式主战坦克,正隐蔽在墙壁后,只有巨大的炮管从窗户里探出,上面还遮盖了迷彩网布。
坦克后方虽然只剩几面墙了,但依旧提供了不少掩体,坦克排的步兵正在接收着指挥部的信息。
“敌人有小型空中侦查?什么叫小型空中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