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4. 第755章 明朝大太监
设置

第755章 明朝大太监(2 / 3)


防守,立下功劳。

陈矩十分敬佩,所以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从此经常留心有关政治、经济的事。

万历三十三年,陈矩以掌东厂兼掌司礼监印,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这在明代宦官中也是少有的。

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

当时矿税使流毒天下,民不堪命,许多廷臣先后疏谏,神宗都给予重惩。

当大学士沈鲤进谏时,陈矩支持他,亦帮助进言,于是矿税在不久后得到停止。

陈矩身材不魁梧,比较瘦弱,声音嘶哑。

但是白耳黑齿,双目炯炯有神,对人谦和,没有声色俱厉。

不过,当处大事,决大疑,羽翼忠良,保全君德的时候,都很有决断,敢于担当。

他衣食方面自奉甚薄,暇时喜欢弹琴、吟诵诗歌,收集古董书画。

他掌管东厂这段时间,是东厂抓捕人最少,京师秩序最平稳的一段。

陈矩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在宦官云集的明朝也少有。

但陈矩只守着“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廉洁安静,不扰官不害民,从不滥用权力。

仅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被人称之为“佛”。

王振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

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

于是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

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

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死,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

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

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

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

结果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樊忠锤杀。

这就是明朝历史上土木堡之变,也是大明皇帝中唯一软蛋,王振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坏的太监。

王承恩是曹化淳的亲信,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后来曹化淳因年老离宫养老去了,留下王承恩辅佐崇祯皇帝。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仅有王承恩一人。

原本崇祯皇帝是要王承恩逃命去,但是王承恩不肯离开。

当时崇祯皇帝先吊死在煤山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

而王承恩随后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死后也要侍奉崇祯皇帝。

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

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

王承恩表现出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

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

张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内阁首辅,施展政治报负,是因为有冯保的全力支持。

但是,冯保贪财好货,广收贿赂,张居正也曾送给他不少宝物。

冯保后来又花费巨款,给自己建造了生祠。

张居正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他歌颂不已。

虽然冯保骄横,即使皇帝有所赏罚,冯保不开口,谁也不敢执行。

但冯保也常常做一些识大体的事。

如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张居正弄来给皇帝赏玩。

冯保派人对张居正说道:

“皇帝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

又能约束其子弟,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京中百姓也觉得冯保此人不错。

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冯保缺乏政治上的盟友,后因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而被放逐南京,并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成化三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

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

成化十二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

明宪宗心中很讨厌这件事,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事情。

汪直为人狡猾聪明,明宪宗于是令他改换服装,带一两名校尉秘密出去侦察。

人们都不知道,只有都御史王越与他相交甚欢。

汪直将所见所闻,全部报告明宪宗,明宪宗大悦。

成化十三年,明宪宗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

后来汪直借明宪宗的宠信和西厂的权势,大力打压异己。

成化十三年,汪直偏信辽东巡抚陈钺言,下兵部侍郎马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