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凤雒。
别看康国跟西南盟军胡扯头花,打得火热,境内仍是一派安宁,王都凤雒更是歌舞升平,粮铺布桩物价不仅没有趁势疯涨,反而还降了一文。果蔬菜品有点波动,不大。
青年文士在一间粮铺门口驻足。
他的视线落在悬挂的今日粮价牌子。
“好俊俏的郎君,可是要买点儿什么?”杂役看青年装束不敢驱赶,轻声告知老板,这么大个人一直杵在门口不买东西影响生意。
老板转转眼珠子,摆手示意杂役忙自己的活,此人由她来打发,脸上挂上十二分的热情笑容。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做生意想赚钱不仅要物美价廉还要给足情绪价值。
青年文士指着牌子。
“这个价格可是今年新粮?”
其他地区粮价是它三倍,甚至是三倍还买不到粮食。每逢外头发生战事,粮商就会趁乱哄抬,价格甚至能高达二三十倍。此地可是康国的王都,粮价这般低廉着实怪异。
老板笑道:“怎么可能是新粮?京畿各地农田都还没到收割的时候,这一批都是去年的。别看不是新粮,产地可是在河尹,甲优品级,简单柴火烹煮就能香掉人舌头。”
“甲上品级?”
老板笑道:“就是最好的。”
青年文士关心的显然不是粮食评价,他在意的是别的:“小生是外乡人,一路游学过来的,听说康国正跟西南那边打仗,前线将士少不了吃用。境内粮价为何这般低?”
老板茫然道:“低吗?”
青年文士:“很低。”
这价格看得他都想搞倒买倒卖。
老板却道:“今年打仗已经涨过价了。”
说着,叹起气来。
尽管康国疯狂造桥修路,但交通工具仍依赖牛马,普通人活动范围有限,行商商贾能远一些,但架不住康国疆域广阔,老板这辈子都没出过国门,对他国消息所知不多。
她确实有听父辈说起过其他地方粮贵。
若是倒腾一手能赚个盆满钵满。
不过,这样干就进不到货了。
“进货成本高了三成多。”
青年文士:“……”
不是,粮商什么时候有良心这种东西了?
不都是趁着战争狂发财吗?
他怕被打,并未当着老板的面说这话,而是选择委婉试探。哪知老板忙摆手,十五六岁的年轻面庞写满惊恐:“这使不得啊使不得,你这郎君瞧着俊,心怎得这般黑?”
青年文士说外头有些地方粮价上天,要是她有渠道收一批过去卖,利润高得吓人。
老板的反应让他惊诧:“女君不心动?”
“心动不了一点。”
见青年茫然不解,老板想到对方是外乡来游学的,一股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耐心跟对方讲解缘由。
康国开粮铺需要专门的官方资质。
拿到资质的粮商不能从民间百姓手中收粮,必须过一手官方渠道,进货价稳定,质量也有保障。除了甲等品级米粮,其他等级不允许跨州售卖,第一次发现罚款加警告,第二次发现直接吊销售卖资质。当然,民间小范围买卖并不受影响,不超过额度就行。
粮铺涨价降价也有标准。
超过标准的,庶民可以投诉。
青年文士蹙眉:“……这么说,农人耕田产出要优先给官府?商贾不能大规模收?这是什么奇怪道理?收多收少不是官府说了算?”
“郎君,道理不是这么说的。”
老板不懂官府那些门道,但她懂商贾。
商贾南来北往,信息渠道相对多点,对粮价价格敏感,那些奸商在收粮的时候给重量作假,在价格上打压,付款的时候还拖延。当然,也不是说那些农人就完全无辜了。
有些农人为了多卖点钱,以次充好还是小事,有些缺德的直接泡水或者添加石块。商贾来收粮,最外面的都是好粮,更深里面的没检查或者检查不仔细就可能被坑一把。
官府收税的时候顺便将粮收了,将银钱垫付给农人,粮商再从官府收粮,双方都能省事。至于官府这边有没有贪污,那不都是王庭的事?庶民其他也不懂,他们只要知道粮铺货源充裕,价格稳定,只要想买就能买到就行。
青年文士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他揣着问题,将早就准备好的拜帖呈递给了祈府司阍,留下自己目前的下塌处。夜色渐暗,王都的夜生活刚开始。青年文士看着街上游人如织,耳畔传来一道虚影呢喃。
“街上怎得这么多寡妇?”
刚才看到粮铺老板的时候就想问。
明明看着才十五六岁,便做了寡妇发髻。
街上行人一多,类似发髻风格女子愈来愈多,下到十三四,上到三四十。别看发髻素净,衣着却是鲜亮精致,瞧着非常别扭。青年文士没回答,只是一路打听走到一处府苑附近,抬头看着正门匾额,目光恍然。他身边的虚影也循着视线看去:“你妹家。”
此处正是林风府邸。
不多时,有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在正门停下,车上下来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人。
虚影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