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软脚虾们离皇帝的位置都远一点。
“在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而国内国外的商业贸易更是空前繁荣,科技文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化艺术氛围欣欣向荣,国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裕——所以在之前的‘霸秦’、 强汉'、 ‘巨唐’之后,又有‘富宋’的说法。"
“后来,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取代了宋朝,形成了大一统的朝代,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频繁起来,为以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发展巩固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都是属于“现代”的书面化的语言,但对于这些诸天万朝的观众们来说,他们也早已听习惯,能知道这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角度在分析和看待这部分“历史”。
只是.…
秦汉唐,无数观众们看着那幅地图的眸光沉沉,有些沉默。
他们听出来了,在说到宋的时候,李晓诗并没有用“统一”这个说法,但在说到后边的“蒙古族"建立的元的时候,却是用到了“大一统”。
也就是说,这个听起来就不像是汉人的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取代了汉人王朝,不同于之前五胡十六国之类的那些小打小闹,而是正式地入主了华夏大地,并成为了“疆域空前强大”的“大一统”王朝。
这可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政权。
汉人呢?
汉人做什么去了?
富宋,宋朝那么富有,怎么会乖乖让位把政权给少数民族的?
李世民叹气。
"……之前,在看史诗时,是不是提到过一个澶渊之盟’的东西?"
“是的,耶耶。”这次是李承乾陪在李世民身边一起看天幕直播的,有了上次的“大儿小耶”,朦朦胧胧察觉到那个大只弟弟在耶耶身边的做派有点让他不喜欢,
李承乾深觉危机,关于以后怎么和这个弟弟斗智斗勇争夺耶耶的关注一事上,他绞尽脑汁想了许久, “而且还有宋末帝,那个小孩儿。"
那个被丞相背在身上,一起跳海殉国的小皇帝。李世民想起来了,然后又是一口长长的叹息。
大唐的结果惨不忍睹,宋、又是怎么走到那一步的呢?刚刚李晓诗说,重文、轻武?
之前史诗上也提到过这一点……当时初看并不理解,只觉得能做出这种事的人都是脑子有坑,但现在再看来,果然还是只剩了唏嘘。
原来是唐留下的影响……就是不知道宋朝的皇帝们会因为这点心理阴影而做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如果为了防止武将在地方割据越坐越大,就粗暴地“重文轻武”、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看之前的赵匡胤,似乎也不是个会自绝后路的人啊?他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制约手段?刘彻冷笑。
富宋?
富到向异族人称臣么?他可没遗漏之前看史诗时“宋向金称臣”的内容,只想想就是生气的。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全拿来给金人上贡?真可气啊,可气又可悲。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但无论哪一种,跟李晓诗都是没有关系的,说完单元引入开场白,李晓诗把课本又翻一页,正式掀开这节课的帷幕。
“我们这次要说的是第六课、北宋的政治。”
虽然知道宋被分成了南北宋,但每每听到“北宋”,赵匡胤都还是舒坦不起来。好好的宋……唉,早点想起来这茬,他就也趁上次揍赵构一顿了。
不过他也就是想想,毕竟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赵构南迁,万一是像东汉西汉那样的呢?那如果贸然揍一顿,还是很不应该的……就是朱元璋那个态度吧……
真烦啊,说话说一半的人能不能退出说话界?这不纯吊人胃口呢?还是这种家国大事!
不过想没想多少,赵大同志的思维就被李晓诗的声音拽了回来。“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都跟建立北宋的赵匡胤有关——”
赵匡胤:.……等等!!
不是说了么……还有没继位的赵大呢!多替他考虑考虑啊!
毫无慈悲·讲课工具人·李晓诗: “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在政治、
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那么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特点呢?宋初的皇帝又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呢?等这节课结束我们就会知道答案啦!”
一直等待着这次课的柴荣:哦。
黄袍加身是吧?
“把赵匡胤叫过来。”
赵匡胤任职的地方离宫中本来就不远,叫过来很方便。
上次在提到五代十国的内容直播结束后,他就跟“老赵”推心置腹地聊过了,虽然没出什么结果吧。但老赵确实好用啊。
柴荣心里也很明白:让他一时立刻不用这个人,那也是不合适的。
何况什么赵匡胤取而代之,那都是未曾发生的事情,他还不至于那样小肚鸡肠。因为未来的、甚至是莫须有的事就杀大将,那不是傻子才会做的事么?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