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苏婉秋的话,文先生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说:“你不是说你的族兄是被你族伯父派遣出去历练的吗?怎么又变成了赶出去?”
苏婉秋出洁白的牙齿,嘿嘿一笑,有些顽皮的说:“是呀,在外人看来确实是派遣出去游历的。可是在我看来,那不就是被族伯父给扫地出门了吗?”
“当时族兄跟我说,族伯父赶他出门时说他书读的掉书袋了只会纸上谈兵。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多有本事。不在这人世间走一遭,吃点苦。也不知道什么是理论大于实践。什么是活学活用。所以我族兄跟我说,他出门的时候族伯父就给了他一百两的银子。还是家里老祖宗偷偷塞给他了一千两的银票。”
“我族兄说,如果不是这一千两银票。他能不能活着回族里还不一定呢。那时候足兄还开玩笑跟我说。如果他要是在外面历练,饿得不行了,他就在老家一直待着。不回京城了,自己直接经商。这样子族伯父肯定就不说他读书读傻了。”
闻言文先生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还是小孩子心性的。看这样子读书也没有读傻嘛。不知道你族兄何时回京呀?老夫真是越来越好奇很想见见他呢。”
听文先生如此一说,苏婉秋心中大喜。没想到自己倒是帮哥哥引起了文先生的注意。如果这次哥哥回京能拜到文先生门下,那哥哥以后的仕途肯定要比父亲顺遂的多了。
苏婉秋虽然心中这么想着,但是却也有些无奈。她叹了口气说道:“不瞒文先生的说。小子也不知道。上次我见族兄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族兄刚从京城离开。先回了一趟族里,我便是那时候见到的祖兄。”
“这次进京我也向族伯父问起过族兄的情况。族伯父也说接到足兄的书信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了。族兄在信里说听闻南方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自己离家时所作文章便是为了抗灾安民。所以族兄为了验证自己的文章,就带着随从去南方了。从那以后便断了书信。说实话我族伯父也是担心的很。”
文老先生听言忍不住捋了捋胡须道:“你的族兄是个好样的。小小年纪便忧国忧民,将来定是大才。如果哪日小友族兄归京,而小友仍在京中,记得你们二人一定要到老朽的草舍喝杯热茶呀!”
正在苏婉秋满心欢喜地应承了下来。满口答应之时就觉得这小驴车慢慢悠悠地停了下来。在外驾车的小童子,轻声道:“先生,公子应天府到了。”苏婉秋赶忙挪到车外,然后伸手想扶文先生。
苏婉秋搀着文先生进了应天府后。正好看到孙小天在应天府里溜溜达达的与白瑾言说:“这应天府看起来与普通府衙没什么区别呀。只不过是前面多了个大堂而已。可没有那些戏文里说的阴森可怖呀。”
白瑾言则面无表情的说道:“怎么着还要让蔡师爷带你去监狱里转一圈儿看看嘛?”
孙小天赶忙摆了摆手说:“算了算了。我怕晚上回去我会做噩梦。”
宋世安看到蔡师爷呼啦啦带回来了这么一堆人,有些意外。他本以为蔡师爷只是去帮忙调解一个纠纷,顺便当见证人的。没想到最后竟然还一下子扒出这么一件来。考试作弊的案子这件事情如果不处理好,估计可能会闹大。
他听了蔡师爷的话。不敢多做耽搁让文书先给大家做着笔录。与众人告罪后自己则匆匆忙忙的换了官服去礼部找严大人去了。
礼部里严大人正端着茶碗,轻轻的用盖子拨弄着茶叶。垂眼听着手下人正在汇报这段时日国子监的一应用度情况和人员调配。
就听到有人来报,说是应天府的宋世安有事求见。严大人皱了皱眉头,挥了挥手让手下人退下心里却在想:这应天府找他做什么?他可不想跟应天府打交道。在他的心目里跟应天府和大理寺打交道是一个样子的。不吉利的很。
他问那通报的人说:“宋大人有没有说是什么事来找本官?”
通报之人回答道:“宋大人说今年秋围有人考试作弊了。本来没有发现,但是是因为今天应天府派人去调解一件纠纷时被别人揭发了。本身这件事是个小事,就是拿了别人的文章冒用了。但是事发的时候,有太多的文人学子在旁围观了。所以特意来知会大人您一声的。”
严大人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这作弊之人是何许人也?”
那通报之人摇了摇头回答到:“这小人就不知了,宋大人没跟小的说。”
严大人运了会儿气想:既然不是有关的人过来,而是宋世安亲自过来,估计应该也不是什么有背景之人。竟然还要让自己亲自出面。于是朝那通报之人摆了摆手说:“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在前厅好好招待着宋达人。本官去更个衣,马上就来。”
宋世安等了估计有一炷香的时间,才看到严大人不紧不慢的来到了这会客厅,赶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下官见过严大人。”
严大人摆了摆手满面笑容的说:“宋大人客气了。不知道宋大人来见严某。可有何要事?如果只是小事,宋大人派个人来传声话就好了。何必亲自前来?”
宋世安赶忙回答道:“严大人才是客气了。主要是今天碰到了一件事情。与你们礼部有关。在下觉得还是来告诉严大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