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了最大的负担。
梁帝的一句“哥哥”也让人感慨不已。
还有萧平旌的感情,算是弥补了梅长苏和霓凰郡主的遗憾。
第二部,徐乾打算交给其他人拍。
《琅琊榜》之后,有很多人发表自己的评论,其中有的言论很是情真意切。
“素来对国产古装剧无感,因此当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梅宗主一袭白衣、驾一叶扁舟、横吹竹笛,出没于江水寒雾之中时,并没有觉得这剧有什么了不起。风度翩翩的君子形象并不新颖,江水与战船的特效也并不出彩,后面还能有什么花样?”
“《琅琊榜》是完全的架空历史题材,在虚拟的历史中纵横驰骋,又不失历史的厚重,而对历史场景的制作甚至要超过很多不是架空的剧,这不同于历史正剧,更不同于历史戏说剧;为构筑世界观而虚构了一些动物植物,但没有更多的超自然因素,与神话、仙侠不搭边;既有政治斗争,又有江湖帮派,相当于杂糅了宫廷剧与武侠剧的一些特色;最后,可喜可贺,并未“言”情,却处处可见真情。
在《琅琊榜》的这些特点中,又以第三点较为引人注目。在网上常见评论说此剧是关于复仇的,是关于权谋的,是关于政治斗争的——这样说此剧并不能算错,但绝不是此剧的本意;光凭这点,此剧也断不能成为全民神剧。
那么,这个剧的本意和最大的优点,究竟是什么?
在丑恶与污浊的世间,纵然要依靠现实手段、乃至阴谋诡计来扫除魑魅魍魉,却依然闪现着理想主义的光辉、磨灭不尽的真情——这是此剧的本意和最大的优点。”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斗争中,这句话可谓铁则,君臣相杀、父子相弑、友僚相叛、兄弟反目,登峰造极。剧中的反派们,谢玉、誉王、夏江、梁帝萧选都是严格地遵循这条铁律。在他们的眼里,人都是利己的,都是不择手段的;成功的人都是极端利己的,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中国历史,无非“厚黑”二字而已。
想必在今天,抱此信念者,也不在少数。”
“《琅琊榜》提醒了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相信这个世上有纯粹的坏人、纯粹的利益,却再也不相信这个世上有纯粹的好人、纯粹的情谊了。更有甚者,他们不但不相信,而且自以为看透了世界运行的规律,对这些大加嘲讽。”
“他们不信,是因为他们做不到;他们大加嘲讽,是为了掩盖他们内心的懦弱。正如e53皇帝与梅长苏对话的最后,梁帝萧选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坐在这把龙椅上,人,自然是会变的。你记着,无论景琰现在什么样,等他坐上了这个位置,他也会变的。””
……
随着结局引发无数网友的泪崩,《琅琊榜》的话题热度也彻底登顶,微博热搜榜上——
梅长苏之死
梅长苏霓凰郡主
电视剧《琅琊榜》大结局
这三个话题直接包揽了热搜前三,就连最近某天王巨星结婚的新闻都被压了下去,热度之恐怖可见一斑!
“一夕之间。”
“那个金陵城最耀眼的少年没了曾经的整个世界,仿佛时间停驻一般,永远留在了烈火梅岭。余下的,只有满目灰烬。”
“昔日的战友没死于敌人的刀锋下,却迎来自己人的无情屠杀,而后他削骨拨皮改头换面,为平反大计谋划无数年,一颗赤子之心,终究是颠覆了朝堂势力与天下风云,自己却如花蕊凋零于风中。”
看到这里。
很多人又忍不住要泪崩了。
“我一直是个俗气的人,想要梅长苏的生命得以保全,想要让世人知晓林殊的光荣一生,想要他和一直爱着他的霓凰双宿双栖尽享安乐……”
可惜结局不是这样。
结局是:“邻国合力来犯,朝中无人,大梁危矣,梅长苏用自己生命最后的三个月,来重拾那如霜的傲气和骨子里的铁血刚强。”
这是必然。
林殊已经死了,这是梅长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内心的一些折射。
“他是梅长苏。”
“但他也是少帅林殊。”
“林殊就是要生于战场死于战场,最是无奈痛心也最是安慰豪情,短短一生三十年光阴从未辜负一分一毫,这样的结局,对我们而言也许很虐很悲,但于林殊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慰藉?”
在总体基调上,《琅琊榜》就偏压抑,梅长苏的肩膀上背负着七万忠魂,每一次计划都举步维艰。
“也许这是宗主想要的。”
“求仁得仁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本来哭惨了,看到剧评忽然又觉得一切还好,宗主死去心中未必是悲伤的,我们又何必耿耿于怀。”
“剧情早有伏笔。”
“梅长苏答应过梁帝不管是梅长苏还是林殊都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但是只要他活着就不免掺手朝堂政务,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给自己设定的结局就是死,而且他自己说过,梅长苏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赤焰军洗清罪名,事已成,他也就走了。”
“……”
除了梅长苏之死,还有一个角色也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讨论,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