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稀少的李世民不知道还有宋徽宗宋钦宗这种无下限拉低帝王谥号规格的垃圾皇帝,他凭借天幕的只言片语和常识推测出那安史之乱怕是猝不及防地发生在盛世。
长孙皇后不知怎么安慰,她也隐隐猜出了事实。可那安史之乱在不知多少年后,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唐,736年(开元二十四年)。
李隆基举樽而饮:“这天幕所说唐玄宗不知是何人?竟让我大唐发生□□。”
张九龄垂下眼眸,今上也曾改州为郡,政治嗅觉敏锐的他已经感受到了大唐鲜花着锦、烈酒烹油的繁华之下的危机。“玄”是美谥,今上开创盛世,担得起这一个谥号。另外“玄”还有先明后暗之意,如果那安史之乱发生在不久的将来,张九龄不敢深思。
但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后世之人,当然不知道安史之乱的主角目前仅仅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手下平平无奇两捉生将。
唐,754年(天宝十三年)。
李隆基搂着杨玉环躺在床上,享受着美人的服侍与关怀,酒意熏熏然,哪还听得进去天幕的话。
杨玉环倒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她只慌乱了一瞬,就继续娇声莺语哄着李隆基,娇美如花的面上保持着得体有虚假的微笑。
【回归正题,唐太宗在州上设道作为监察区,道根据山川形式划分,只是监察机构不是行政单位,按察使和巡查使都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派遣的。】
【我们都知道唐后期地方上是道州县三级制行政区划对不对?那么是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呢?是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改十道为十五道,各道设置有处置使,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处置使有了固定治所,既视感很强对不对?州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唐,736年(开元二十四年)。
酒水洒了李隆基一身,他被天幕中所说的年号震惊得回不过神。
张九龄叹了口气,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京城中的人都能看到这天幕,再远的地方还没传来消息,如果大唐人甚至天下人都能看到……接下来有的忙了。
他深吸一口气,道:“陛下,当下紧要之际是安抚民心,以防动乱。”
李隆基好似才回过神,颤抖地摆摆手:“全凭卿意。”
唐,754年(天宝十三年)。
李隆基睁开眼又闭上,精神不济地问:“天幕是不是说到朕了?”
杨玉环不知该回答什么,只顺着他说是。
李隆基满意地大笑,唐玄宗啊他是唐玄宗,真不错啊!
高力士和杨玉环都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吭声。现在的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陛下了,就算他们开口又有什么用呢?
在他们纠结的时候,刚半清醒了一小会儿的李隆基已经睡着了。
平原。
天幕到来时,太守颜真卿在与宾客驾船饮酒,敏锐如他,当即意识到不论好坏,天幕都会对大唐造成很大影响,便找借口回府,边听天幕中的小娘子讲史边思考,静静地等待她说到当朝。
颜真卿握紧拳头,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一切都对上号了。他要向朝廷去信,让朝廷加以防备。他又想到杨国忠,满心怅惘。陛下应该也在听天幕吧,希望陛下及时警醒,一切都来得及。
【安史之乱的爆发受各种矛盾冲突影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啊,真的是,唉!】
【看来大家怨念都很重啊,好了,不说他了,我们接着往下看。唐朝的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就到这里了,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藩镇表面上承认唐朝,实际上已经分割为小王国。其首领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不是父子相继就是由部下拥立。】
[这不就是黄袍加身吗?]
[就是啊,被属下拥立,怪不得赵匡胤害怕呢,这压根儿不是稀罕事儿]
[怪不得叫安史之乱呢,这个“乱”字真精辟]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内涵了,天幕都说了,黄袍加身不是稀罕事,他害怕不是正常的吗?
宋,1056年(嘉佑元年)。
赵祯皱起眉头,这后世之人对皇权、对先祖毫无尊重之心,肆意评价,不知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是啊,安史之乱后,那个煌煌大唐就只能在历史中寻觅踪迹了。】
【我不喜欢唐玄宗,他最大的罪名不是让大唐由盛转衰,而是摧毁了华夏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是啊,安史之乱前,无论你来自高丽还是来自倭国,你来了,你就是大唐人,你可以在这里学习,你可以参加科举,你可以做官,没有人用异色的眼光看你。大唐欢迎你的到来。】
唐。
阿史那(突厥王族)、执失思力(突厥)、契苾何力(铁勒族)、黑齿常之(百济)、高仙芝(高句丽)、崔致远(新罗)、晁衡(日本)、李元谅(安息)、阿罗憾(波斯)……甚至年少的安禄山(粟特)、史思明(突厥),这些大唐将领、官员都被东方辰话语中的自豪与悲哀震撼到了。
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异族官员,他们不解,明明他们依旧可以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