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路上,李中易的心情很不错,老天也很帮忙,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无云,正好适合赶路。
从卧龙岭通向东京汴梁的官道上,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一路向西行进,绵延长达百余里。
整个官道上,简直就是红旗的海洋,一望无际,令人心旷神怡!
将士们肩上的枪尖,在旭日的映射下,反射出耀眼夺目的寒光,慑人心魂!
铁甲森森,洪流滚滚,马蹄声如雷,好一派势不可当的鼎盛军威!
如果有熟悉军事的宿将在暗中观察,他一定会惊掉下巴:几十万人的大部队行进,只是偶尔听见传令兵和接令主官的说话声而已,除此之外,只听得见极富节奏感的军鼓敲击声,以及列队前进的整齐脚步声和马蹄声。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整个官道上的大队伍,就仿佛一架完全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一般,只闻机械那冷冰冰的轰鸣声,却无人操作。
李中易斜靠在马车里,手里拿着一份由军法司、镇抚司以及辎重司,联名提交的战俘整编报告。
韩通战败后,李家军借助于战马多,机动力超强的战略性优势,将大败的溃军,整个的包了饺子,并一网打尽。
这个时代,李家军的战马,就等于是第三帝国元首指挥下的装甲战车。
李中易的马多,整个中原地区的各方势力之中,没谁比他更适合打闪电战。
骑兵集群的冲锋速度,一旦提升起来,无论分左右包抄,还是中间开花突破,其裹挟的巨大冲击力,针对以步军为主的韩通败军而言,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肉身的骑兵毕竟不同于防御力极强的装甲战车,敌人的步军只要摆开防御的阵形,架起硕大的拒马,备足远程打击的弓弩,就是骑兵正面硬攻的梦魇。
然而,骑兵式6磅青铜炮的出现,帮着拥有大量战马的李家军,找到了正面强攻步军大营的制胜法宝。
6磅青铜火炮轰开敌军的营门,轰烂各种挡住去路的障碍物,这就为骑兵集群冲锋突破,创造了极佳的战机。
韩通就是这么被正面击败的!
可以快速动员的兵民是胜利之本,拥有代差的武器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两者互相结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的取胜之道!
自从机枪问世之后,马背上的民族们,逐渐退出了世界强悍民族之林,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
二战时,面对第三帝国的装甲集群突击,波兰骑兵们勇敢的杀了上去,却只能用斩马刀劈砍厚实的装甲,结果是,被一面倒的大屠杀。
在绝对碾压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面前,骑兵冲锋的人海战术,除了给敌人送军功,白送人命之外,并无卵用。
三司的联合报告里面,提及已经整编了八万身体素质最棒,也是最没有文化的土农民战俘,这正是李中易特意安排结果。
在整编之前,李中易下发的纲要之中,就明确的指出,开封城内的土著居民士兵,一个都不要,只允许整编老少边穷的山区士兵。
逻辑其实很简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身于大城市的士兵,比穷乡僻壤出来的士兵,优势十分明显:见过世面,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走路,而且他们长期接受着商业氛围的熏陶。
相对而言,他们的私心杂念也出奇的高,血拼的战斗意志,也远远弱穷苦出身的山区士兵。
历史上的倭军大阪师团,就是典型的由商人和小贩组成的常备师团,战斗力确实不差,官兵们却不想白白送死,这种军队要之何用?
这也就是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朱重八北伐成功,由南定北打下万里江山以外,绝大多数时期,都是北方统一南方的基本性因素。
八万加上八万,这也就是十六万正规军了,扩军扩编的事宜,已经迫在眉睫。
至于缴获的韩通大军物资,用堆积如山都不足以形容那种空前的盛况,词穷也就是了!
中途,李中易接到了前边发来的消息,不由高高的翘起了嘴角。
京城张家的现任家主,集贤殿学士张邦达,亲自把家中的孽子,曾经当众给李中易起过“铜臭子”绰号的张显齐,给绑来请罪。
“呵呵,这些京城里的大世家门阀,真是可笑,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居然把此前着力培养的家族新秀,就这么绑了来。”李中易摇头叹息不已,所谓家国天下,就是这么的冷酷无情,六亲不认。
实际上,家天下,先有家,后有天下。实际上,所谓的家国体制是建立在家族利益,远大于国家利益之上的畸形利益架构。
陪侍于一旁的李翠萱,听了李中易的感慨之后,她的心下却是一片惨然。
后唐亡国之前,李翠萱的祖父李重美,提前安排忠心家仆,暗中护送李翠萱的生父李嘉逃离了京城。
然而,和李翠萱一家的幸运不同,来不及逃脱的后唐皇族及宗室,被屠杀一空。最可恨的是,貌似忠心耿耿的前家臣,居然卖主求荣,把躲藏于其家的宗室,出卖给了新朝。
“罪臣张邦达,叩见执政王殿下。”张邦达刚一见着李中易,随即跪倒在了泥地上,一个劲的猛磕头。
李中易压根就没看张邦达,他